第96章 资源才是关键-《洪武生存指南》


    第(2/3)页

    资源,才是一切的问题所在。

    就像朱塬发散过程中想到的另外两件物事,玻璃和水泥。

    玻璃,穿越者最爱。

    问题是,大部分穿越者似乎都没有搞懂一个问题,玻璃的关键,是纯碱,而且需求比例相当大,烧一吨玻璃就需要两百公斤的纯碱。

    纯碱哪里来?

    从草木灰里提取碳酸钾,注定只能小打小闹,因此,你要烧玻璃,首先要找到碱矿,这才是关键。

    还有水泥。

    穿越者也挺喜欢烧水泥的。

    问题又来了。

    水泥烧制最需要什么?

    能源!

    朱塬恰好知道一个数字,忘记什么时候在一份报纸上随便瞄到,沿海的一个省,只是水泥生产,就占了这个省能源消耗比例的11%。

    只是一成,多吗?

    不多吗?

    只是生产一个水泥啊!

    再就是,水泥生产,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烧制。

    是粉碎!

    只是将各种石料粉碎成细腻的粉末,在整个水泥生产环节,消耗的能源,就有要占了六七成之多。

    朱塬可以大胆给出一个推测,只是几百年后一个沿海发达省份11%的能源,就比这个时代整个大明王朝烧柴、烧煤、烧炭等等各种燃烧所消耗的能源还要多。

    因此,突破农耕时代桎梏之前,烧水泥,考虑其中对人力、能源的消耗,远不如用糯米浆划算。

    糯米浆可一点都不差。

    不信的话,看看几百年后残留的南京城墙,还有北方那一条长长的城,粘合剂都是糯米浆,成百上千年时间,风吹雨打,依旧岿然。

    内宅书房内。

    朱塬的思维很发散,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暂时都不管对不对,反正,之后肯定还要经过校对。

    写意几个姑娘照例陪着。

    见自家小官人如同写天书一样,转眼一页,转眼又一页,甚么硫酸铜不溶于水啊,甚么钨金属熔点三千度以上啊,甚么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啊,全都看不懂。

    或者,文字看得懂,连起来就不懂了。

    而且,挺难相信的。

    哗哗的风雨声中,忙碌了一上午,青娘过来说午饭已经好了,再次写完了一页不同金属化合物溶剂颜色的朱塬抬起头,才突然感觉,头有些晕。

    用脑过度。

    留白先察觉到不妥,见朱塬脸上泛着红晕,连忙凑过来,一边扶住自家小官人,一边伸手试了试朱塬额头,似乎有些热。

    顿时都急了。

    把自家小官人搀到东屋卧房,脱了衣服盖好被子,几个姑娘围着,午饭也端了过来。

    吃了些东西,依稀听留白问要不要喊戴先生过来,朱塬拒绝,就沉沉睡过去。

    好在真只是累了些。

    睡一觉醒来,感觉就没了大碍。

    风雨继续。

    第二天,女人们就不再让朱塬进书房,总是要找些事情做,恰好,朱塬之前吩咐,崔慎很快就将新式的双人砣机送了一台过来,摆在南屋库房。

    打算做手工。

    这样的天气,做一做手工,消遣一下,也是好事。

    顺便还锻炼了身体。

    南屋空间不大。

    正屋也不合适,于是,挪去了后面照房。

    朱塬也才发现,自己还是第一次来这边。

    前面院子好歹还去过一次。

    金丝雀儿一般住在这边的女人们更是意外加欣喜,一个个精心打扮一番,来到照房一层中间的厅室,陪着自家小官人消遣。

    双人砣机要四个人操作。

    朱塬肯定是不能上去蹬踏板的,没那力气,也不可能喊外面的小厮过来,哪怕何瑄几个,也不合适。

    只能让姑娘们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