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大明月刊》-《洪武生存指南》
第(2/3)页
根本上,全都是为了效率。
最终提升的,是整个大明的生产效率,这依旧算是经济之学范畴。
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又问:「你那经济之学,近期可有进展?」
老朱可一直没忘记这件事。
经济之学的两大核心,朱塬当初只完成了一部分的「生产」相关,后续的「分配」,虽说日常也多有讨论,但朱塬还一直没有落笔下来。
书案对面,朱塬故意苦下脸庞:「祖上,太忙了,哪有时间。」
「这是大事,」老朱理解,还是忍不住念叨:「再说,你身边恁些个能文会画的女子,总也能帮着你写。」
「但她们也钻不到我脑子里呀。」
嗯。
这是个问题。
再想想,还真不能让对面孩子太累着,老朱就不再提,手上也已经翻到后续的选材,不出所料,近期的科举,还有北方的战事,都在其中。老朱却又不由自主地寻找那「聊斋志异」和「长篇连载」相关。
果然有提到。
这「聊斋志异」,给出的一个故事,叫《考城隍》,大致有个百余字的大纲,老朱本来看的津津有味。不过,注意到其中那副经典对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不由皱眉,摇头道:「这对子,不好,行善就是行善,若故意行善就不赏赐,那百姓还能有几个愿意做好事?」
特意写下这幅对联,本来还期待老朱夸几句,没想到是这个。
朱塬很没立场,立刻点头:「祖上,这是家里丫头写的,和我无关啊,我也觉得不妥,俺更赞成那个「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万恶y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
「这才是个理儿,」老朱说着,反应过来,瞪了对面一眼:「就是你写的,往甚么丫头身上推。」
「好吧,是蒲松龄写的,祖上,这是之后那个朝代的一个落第书生,多年科考不中,就开始编故事,您看,还故意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心理都扭曲了……」z.br>
老朱懒得听某人胡扯,直接道:「就换一个吧,或把这对子改改
。」
「就改成「百善孝为先」这个?」朱塬想了下,说道:「要不,换个故事,《小倩》,后来也叫《倩女幽魂》,这个故事百姓肯定更喜欢,还有一首诗: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相望户,只羡鸳鸯不羡仙。」
「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个好,」老朱点了下头,追问:「大致故事为何?」
朱塬不太记得后世的相关和电影,随意改编道:「说一个赶考书生,路过一座被树妖盘踞的寺庙,叫兰若寺……」
故事的最后,宁采臣考上了状元,并且抱得美人归。
嗯。
其中还有个剑侠,叫……叫什么来着。
朱塬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就叫李英琼吧。
性别换成男的,反正这名字,男女皆宜,顺便下次来一段《蜀山剑侠传》,再给李英琼配一个师弟,叫李逍遥,再延伸出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还有一首歌。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厌倦漂泊,夕阳赖着不走,挂在墙头,舍不得我。
嗯。
收一收,收一收,这不是《文娱1368》。
比起透着几分说教意味的《考城隍》,老朱对这有书生、有女鬼、有树妖、有剑侠总体还挺美好的《小倩》更满意,还说《倩女幽魂》的名字更好。
于是就定下。
第一期,就写这个故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