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执行力-《洪武生存指南》


    第(3/3)页

    用某个不太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这简直就是一场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啊!

    不过,李善长依旧不甘心:“平章,既如此,你刚刚为何要说,现在不是时候,那……唔,为何以后就可以?”

    “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朱塬想了下,道:“简单来说,可以称作朝廷的‘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朝廷推动去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比如北伐,数十万大军,倾国之力,台前幕后,文武大臣,全部都要调动起来,才得以完成,而这件事之所以能够完成,其背后所代表的军事方面的执行力,不是一天两天才形成的,而是祖上从起事开始,积累了十余年时间,才有今日之功。与军事上的执行力对比的,是政治上的执行力,也就是朝廷制定各种政策并推动去完成的能力,这一点,我知道祖上还有各位也是经营多年,但,这里又有不同的是,大家以往的经营,参照的都是历朝历代已有的经验,就像河泊所。然而,当咱们想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千年盛世,很多事情,就没有了参照,我们必须从头摸索。如何摸索?其实,就是在新时代和新理念之下,不断培养全新大明的官吏队伍。事情终究是人做的,我们想要在新时代完成一些全新的事情,需要的,是比以往历朝历代都更多的也要更出色的人才。有了更多能做事的人才,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法令作为辅助,再加上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源,如此种种,综合起来,朝廷才能有更强的执行力。拥有了更强的执行力,才能把我们设想中的某些以往没有惯例作为参照的事情去做成。”

    说到这里,朱塬停了停,笑着总结:“其实,所谓的‘执行力’,同样也可以看做一种‘生产力’,终究也是逃不开我的‘经济之学’的。我为何游说祖上成立一系列大学,为何要将传统的六部扩大到十部,这些,都是为了提升咱们大明朝廷的执行力。”

    朱塬转眼又说了这么多,老李发现,自己还能怎么办?

    瞄了上首一眼,见自家主公明显很是兴奋地又在记录着什么,李善长又磨蹭了一下,到底还是道:“既如此,这‘河泊司’……就再搁一搁罢。”

    朱塬点头,也转向老朱,发现某人低头书写,稍稍等待,直到老朱抬头,才跟着建议道:“祖上,我觉得,关于各种会议,也该有一套明确的记录流程,这一点,我在明州时就一直在做,中枢这边,也可以制定一下条例的。”

    老朱立刻想到了之前大半年自家宝贝二十三四孙在明州总是送来的各种会议记录。

    其实并没有忘记这件事。

    之前的一些会议偶尔也是有记录的,不过……说起来,还是免不了某些敝帚自珍的本能,以及,老朱觉得,一些事情,不应该太随意让

    那句话怎么说的。

    君不密,则……则……

    嗯。

    不过,当下,既然是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开口了,再想想刚刚,老朱顿时又觉得,确实是应该的,于是点头,转向李善长:“百室,关于这会议记录,中书稍后定个规章出来。”

    老李:“……”

    为何不让对面来。

    这是某人提的啊?

    只是,主公开口了,当然还是答应。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