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司隶风云 第107章 杨奉归顺-《三国归晋》


    第(2/3)页

    “谢司马。”

    卫宣随即在县衙里铺开纸张龙飞凤舞地写了一封亲笔信给杨奉,信的开头自然还是要夸赞一下杨奉,然后话锋一转指出白波军面临的困境希望他迷途知返,自己也会在太守府和朝廷那边替他说话之类的云云。

    杨凌带着卫宣的书信下去挑人当日就直奔猗氏。

    卫宣这边则安排人将韩瀣的人头连同自己准备劝降杨奉的奏章送往洛阳,如今他是董卓军的别部司马,许多事情可以不经过太守府,而招降这样的事情阴德也做不了主。

    猗氏距离濩泽并不远,杨凌一行人也是从缴获中挑选了马匹的,所以第三日杨凌就会到了濩泽,正如杨凌估计的那样,杨奉说他愿意归顺,但朝廷必须妥善安置他手下人。杨奉这话的意思就是老子是造反的,手下有两万人呢,你总不能让我直接裸奔来归顺吧。

    对此卫宣也做不来住,只能一边加强队伍训练一边等待朝廷的圣旨。不过在此之前卫宣却是派人回了安邑,跟太守阴德说明如果战事结束额记下来如何安置裁撤下来的贼兵和自己手中将近万人的事情。

    卫宣自己在心中也开始规划,自己手中的这些人大小经历过几场战斗,是难得的老兵了。而接下来的乱世兵强马壮者为王。所以他这些天也私底下跟几个军侯商量,准备留一部分作为卫家的私兵,这次就不是五百以前的呃问题,而是两千三千的事情,想来经过白波军这么一闹也不会有人会在乎卫家到底有多少私兵,说到底卫家为了自卫也会保护河东。人家这是私器公用!

    当然现在董卓还没有进京,群雄也没有造反,留下万人是不可能的,所以卫宣想的是三条出路,首先是郡兵必须你杨奉手下的人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那么估计应该在五千左右。安邑原本有两千多郡兵,新招募的可以退回,再从自己这些人当中宣出三千补充。卫家留下两千做私兵,还以收留至少千人到盐池和家具厂,接下来卫宣觉得酱油、造纸设么的也该能一些出来,还有白波军这么一闹这几个县很多无主之地也可以抢过来招募人手耕种。

    剩下的建议太守府进行军屯或者民屯,想来就消化得差不多了,困难的是杨奉那些手下,最起码还有一万多人,如果全部放归乡里也是个隐患。

    朝廷没有让卫宣等待太久,圣旨抵达安邑,前太守阴德罢官归家,南阳文直接任河东太守。想来一是太守阴德坚持让自己出城追击贼兵,加上这段时间自己率领队伍很好地限制了贼兵的发展,让阴德有了将功补过的机会,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姓阴,是阴丽华的后人!

    同时抵达的还有关于安置白波军的圣旨,所以卫宣需要回去安逸一趟。

    太守阴德还算知廉耻,在接到朝廷罢官的圣旨之后并没有和有些人一样大车小车几十辆的归家。而是跑到卫府跪在卫肃面前再三感谢卫家大恩,感谢卫宣救命之恩后准备等新太守到任就单车归家。

    卫宣回到安邑的第二天,也即是圣旨抵达的第三天新太守文直就到了安邑。卫宣自然要代表卫肃出城几十里迎接新太守。如今安邑除了卫肃和阴德和几个县令就属于卫宣品秩最高,而且他是这次镇压白波军的主将,所以他很有幸地带着太守府属官迎接文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