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常年在国剧院,之前每年至少都会演上十场戏,所以对国剧院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知道的很清楚。 之前艺术节的时候,他也有代表国剧院进行话剧表演,也徐横舟这个话剧新星,同时也是演艺界不可忽视的一个明星,是有那么一部分好奇心的。 虽然徐横舟二十五六岁也不算太年轻了,可在娱乐圈来说,他这种年纪成名也还算是年少成名了。 年纪轻轻成名,或者说任何一个忽然成名的演员,必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名气是否能够持久。 如果有一天不火了,自己的心态是否会因此失衡,是否能够应对地好这种大起大落的情况。 段奕宏虽说也没火过吧,但他倒是挺为这个后辈感到担心的,尤其是最近这一段时间,虽然说徐横舟还火着呢,但质疑声已经越来越多。 一个演员最开始火的方式必然是因为演技。 这个演技到并非指的是演技好或者演技坏,而是他通过自己的表演确实是演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而观众也因为这个角色喜欢上这位演员,并且会对这位演员产生更多的期待。 希望他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好角色。 如果这个演员能够定定心心继续打磨出一些让观众喜爱的角色,那么他就可以长久的被观众喜欢下去。 而一旦观众的希望落空,这个演员再也不能够演出让观众喜爱的角色,甚至开始去做别的事情,那么,一定会迎来观众原先无比喜欢到现在无比愤怒的反噬。 多少会有些恨其不争吧,觉得他明明是有演技的,可是却不专心表演,把心思花在其他乱七八糟的地方,从而再也不能够演出有灵气的角色了。 当然,徐横舟这个情况还没有这么严重,因为徐横舟到底是演了一些东西的。 段奕宏之前也有认真的看过徐横舟播出的那些电视剧电影,虽然在里面演的只是一个配角而已,但是确实是用心演过的。 不过,对于出道演的第一次主角就拿下了影帝奖项的徐横舟来说,这些还不够,还完全不能够满足观众对他的期待。 所以这次《烈日灼心》里面这个角色对徐横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他能够把这个角色表演好了,外界的一切质疑都会立刻消失。 段奕宏看剧本的时候,当然不会只看自己这个角色,他把每个角色都揣摩分析了一遍。 就觉得辛小丰会被看过《太阳黑子》这部原着的人视为主角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从观众或者是读者的视野来说,大都是通过辛小丰这个角色的视角去接触到故事里面的世界与逻辑的。 尤其是在读这部的时候,特别明显,你通常见到一个新出场的人物,都会去思考这个人物与辛小丰之间的关系,甚至说你是通过辛小丰去认识这个新人物的。 而辛小丰对这些人物的态度,基本上也会引出你对这个人物的情绪。 尤其是这又是一部悬疑推理,当你被辛小丰的态度所影响的情绪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迷障,是非黑白,有的时候就不那么清晰了。 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而很明显,在剧本中也有这部分的体现,导演和作者达成了共识,想把原着中的东西豪无删减地呈现在电影中。 这完全就是立场问题,或者换一个词来说,就是代入感的问题,大家读这篇,去看这部电影都是以辛小丰的视角切入。 所以辛小丰这个角色承载了很多有的没的东西。 总之,段奕宏揣摩过剧本之后,觉得辛小丰这个角色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但这样的角色只要演好了,也绝对会让大众对这个所谓是罪犯的角色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从而让大众记住这个角色,并且想要探寻这个角色。 如果能做到这个地步,那么这个角色就成功了。 段奕宏摸摸下巴,觉得自己再年轻个十多岁,气质没像现在这么沉稳的时候,说不定倒是能演出来这个角色,但转念一想,自己如果是徐横舟这个年纪,估计也没那么好的演技。 他乱七八糟想了一通,主要是这个角色对他来说驾轻就熟,非常好演,他之前就演过类似警察的角色,知道如何用一些细节上的表演技巧,将警察的气质在镜头前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他并没有太多担忧,这会儿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徐横舟身上收回来,专注到自己身上,脑海里过一遍,待会儿要进行的表演,然后才复又看向徐横舟,开口询问: “小徐,怎么样,你准备好了吗?” 徐横舟点头:“我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