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一九八二年-《乡村之巨变》
第(2/3)页
“爷爷,你就给我好生的歇着。只要我在,你就死了这份心吧。”
爷爷长叹一声,傻傻的不再说话。
陈扬把碗快送回屋里,再出来时,看到爷爷还傻蹲在那里,心里很不落忍。
“爷爷,我给你一个建议,你捣鼓捣鼓咱家的自留地吧。”
“你不派用场了?”
按原来的打算,陈家的自留地,用来创办养猪场,现在还荒在那里。
“爷爷,你不种田,改种地。多多的种菜,改善咱家的生活。爷爷,你看怎么样?”
爷爷的眉头舒展开了,“说定了?”
“嗯,说定了。原则上,只要你不累着,我就不管你,你怎么折腾都行。”
“好嘞。”
陈扬转身出门。
陈家村四百多户,一千九百余人,在温黄平原水网地带,绝对是一个大村。
整个村有不少热闹地方。
陈扬家因为有一台电视机,又对外开放,算得上是一个热闹地方。
不过,陈扬家的热闹,主要时段是在晩上。
白天大家都要干活,只有一些老头老太,还有一些小屁孩,才会在白天来看电视。
除了陈扬家,大队部门前的晒谷场,也是村里的一个热闹地方。
只是大队部紧挨三姓祠堂,平时村里人忌讳,很少到这边歇息聊天。
而晒谷场对面就不一样,三棵大樟树杵着,夏天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现在是冬天,正好坐着晒太阳。
就连陈扬也喜欢这里,有事没事的,时不时的会来转转。
但这几天,陈扬谨遵童四平的吩咐,影也没有来过。
现在,村里的热闹地方,至少增加了三个。
村里多了三家小卖店。
一家小卖店,位于村小门口,是张校长的老伴开的。
另一家小卖店,是老支书蔡钊的老婆开的,开在他自己家里。
还有一家小卖店,是蔡晓晖的父亲蔡宝华的,也开在自己家里。
只要屋在路边,拆掉一面墙,很容易就支起店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