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氏立马接过话茬:“没错,还是老四会说话,总结的真好!” “菜不烧熟,吃了生病,瞧瞧咱娘,这病着还缓不过气儿呢,这么好的饭菜,她没口福咯……” “你们几个吃饭就吃饭,能少说几句嘛?这么好的一桌菜,都堵不住你们的嘴?” 老杨头抬起快子,在桌上轻轻敲了敲,不悦的目光扫过这几个像美食家一样评头论足的人。 几个人嘿嘿陪着笑,“行行行,我们不说话,不做比较,我们闷头吃!” 杨华忠和骆铁匠悄悄传递了个眼神,两人分头行事,开始招呼起来。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很畅快,很满足。 刘氏打着饱嗝说:“大家伙儿都是沾我的光哈!” 她的意思很明显,圆圆是她给带回来的,所以这顿答谢的宴席,她是最大的功臣。 大孙氏抹了把嘴上的油,扬声打趣:“瞧瞧,这都是第一百零八回邀功啦,行行行,咱都是牵了你的衣裳角才吃到这么好的酒席,你是大功臣,行了吧?” 刘氏一脸的自豪。 杨若晴看到刘氏这样,感觉有点想笑。 若是搁在现代,估计此刻大家已经往刘氏脑门上贴了‘装逼’两个大字了。 但在这古代,没有那种语言,只有杨若晴有。 但杨若晴今天却默许了刘氏装这个逼,因为,圆圆确实是刘氏带回来的,刘氏确实是最大的功臣。 “四婶,我再次敬你一盅酒!多谢你把圆圆带回来,拯救了我们两个家庭!” 一个家庭是骆家,另一个家庭是杨华忠他们。 若是圆圆丢了,杨若晴肯定得崩溃,孙氏和杨华忠的后半生估计也会以泪洗面。 家里不管如何的兴旺,出高官出大将,富可敌国…… 都抵不过孩子丢失带来的痛苦。 那种痛苦和无助,是无期徒刑,永远都没有救赎…… 所以,刘氏确实是功臣。 当杨若晴双手捧着酒盅,郑重跟刘氏那敬酒的时候,王翠莲和孙氏她们也都感激的望向刘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