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幽州贩马的少了,但贩卖牛羊猪狗家禽的牲畜商人很多,其中贩牛的最赚钱,毕竟是大牲口,用处多。 与乌桓人的关系改善,获取大批牛羊的难度变低,自前年蝗灾开始,汉人百姓饲养了大量的家禽,百姓家中有存粮,麦粉推广,榨油增多,麦麸豆饼变多了,养猪养狗的人越来越多。 货源充足,自然催生出许多贩卖牲畜的商人。 难楼部若是加入这个商业体系,幽州的肉价还能降低,这是好事,刘襄巴不得百姓都能吃得起肉才好。 他刚到大汉那会,肉很贵,最便宜的都要每斤五六十钱,绝大部分的底层百姓一辈子都没吃过几次肉。现在便宜的猪肉和狗肉已经掉到了二十钱,羊肉三十钱,牛肉和禽肉还是贵,一个要耕地、拉车,一个产肉少。 原本高价的鱼肉,现在因为近海捕捞和池塘养鱼的发展,小咸鱼已经便宜到了几钱一斤,可因为无法冷藏运输,鲜鱼的差价极高,河边、海边超级便宜,百里以外就得翻倍,再远更贵,越远越贵。 这个问题,反正刘襄解决不了,他也懒得花心思去解决,商人自己就能想出办法。慢慢来吧,才吃饱几天呀,能偶尔吃顿肉改善改善伙食就不错了,天天大鱼大肉的生活,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可满足不了。 难楼一提商队的事情,刘襄有点走神,当初只是为了拉拢军心,应付与胡人的互市以及充实那些抄家得来的商铺。现在已经成长为幽州的经济支柱,那些军属商队的分红就能支持他供养几万大军,更是勾引得民间参军热情极高。 乡中的民团训练热情也很高,很多乡里的民团已经开始训练正卒的阵战和金鼓旗号,就是为了选兵的时候比别人更有优势。有些家境殷实的已经在官办马场报备买马,孩子从小就开始练习骑射。 武德充沛啊。 幽州的战争潜力一天比一天厚实,再过几年,随便从乡里拉出个民团都比别人的郡国兵精锐,敌人会不会很绝望? 敌方的谋士绞尽脑汁的调走了安平军正卒,兴高采烈的派兵偷家,结果发现幽州种地和放牧的百姓都比他们的正规军能打,他们会不会很抓狂? 那就好玩了。 最卷的其实还是军属家庭,不但在商业上卷,人口上也在卷,如果家中子弟受伤、阵亡,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用其他兄弟替补入役,听说人丁单薄的,都在努力生孩子,很多家庭都已经在收义子了,因为他们的将军不收独子从军,所以要准备好备胎。 先军思想开始成型。 刘襄知道军政府体系有很多弊端, 但是,打天下的时候,军政府的效率最高,战力也是最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