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谢京免礼。”吴岳看着这个四十岁有余的男子,他的双手已经磨出了老茧,那都是握锄头握的。 “我且问你,你可愿意当一教书先生?” 谢京拱手谦虚道“谢京才学疏浅,恐怕会误人子弟。” 吴岳拍了拍桌子“谢京,我决议成立官办学堂,学堂已经开始动工,我想,让你来当这学堂的校长更合适不过了。” 官办学堂虽然只是一学堂,但是它目前是夏州的唯一,甚至是定难地区的唯一,学堂的校长直接由吴岳任命,可以看出来其地位不低,甚至远远超过和他一同被录取为地方官员的那些考生,想通此处要害,谢京躬身道“谢京愿意一试。” “好样的!”吴岳走上前来扶起谢京“你觉得我们学堂叫什么名字好?” 谢京略一思索“学堂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依我看,莫不如叫吴岳学堂!” 一石激起千层浪,节度使府官员全都窃窃私语,而后一致赞同这个说法。 “大人,这份功劳和荣誉您必须享受。”范长期也跟着说道。 “既然如此,我便任命谢京为吴岳学堂第一任校长!” 范长期毛笔飞速写下这道任命,吴岳检查无误后便盖上了节度使大印。 吴岳学堂校长可是和夏州司马一样的从六品官员,谢京听到吴岳这么说来,顿时感觉满腔抱负,半生的理想似乎都要投入到吴岳学堂中去。 其他人散去,谢京留了下来。 “坐,谢校长,我要给你说的,是我们学堂估计半个月后完工,这半个月内,你要带着其他教师好生宣传,一定让他们了解到我们的政策。”吴岳倒上一杯水递给谢京,而后详细描述了学费和学费贷款制度。 谢京眼泪汪汪地看着吴岳“吴大人,您,您真的是个好官!” 当了几十年农民的谢京深深地知道让孩子接受教育是多么有利的一件事情,而贷款制度,更是保证了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 “所有六岁到十岁的孩子,都可以来报名!”吴岳坐回位子上“你们没被录取的考生都将被录取为老师,他们都要参与到这次宣传中来。” “四书五经要学,优秀的古籍要学,数学也要学,天文地理常识也要学!”吴岳又提出了学堂教学的构想。 谢京听着吴岳的构想,“吴大人,我们应该挑选出此次考试各方面优秀的人才担任不同课程的老师。” 吴岳深以为然,一场浩浩荡荡的招生开始了,谢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穷苦孩子拼命接受知识的场景,而吴岳,则看到了一个个人才的涌出。 不光是学堂,未来他还要开设大学堂,培养高精尖的人才。吴岳一腔热血,节度使外,晴空万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