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选了武官到六科?” 户科给事中黄运泰听严世卿这么说,当场就丢下手中的笔,任由笔尖把刚要写完的辞官疏污染,而问了一句。 严世卿点了点头:“千真万确,吏部已经过了文书,说的是这些人在亲军卫里都是敢言之士,有的甚至直接揭发过上官吃空饷,调到六科来只会加强言路!” “再是忠直敢言,文武也不能这样随便转!” 黄运泰直接回了一句,随后不由得摊手: “不然,成何体统?” 礼科右给事中杨天民也走了过来,神色严峻道: “这真要是开了让兴明书院的人来六科的口子,那就不是仕宦之人掌天下审计稽查,而是忠烈遗孤之后,兴明实学之生也可以掌天下审计稽查!” 黄运泰听后直接回到自己桌案旁,把笔捡拾起来,且干脆在辞官疏上直接涂掉了大半内容: “那我还辞什么官,只怕一辞,又得多一个非仕宦之人进六科!” …… 万历十六年冬,京郊重镇黄村。 白茫茫的一排排大院外,停了许多华盖马车。 更有许多新的华盖马车在许多仆从的伴随下,来到这里。 而也还在这里暂歇,且打听京里新动静的刘应节也在这时正问着从京里来的礼部右侍郎罗万化:“怎么样,顺天府新任府尹任命了没有?” “任命了。” “俞侯(俞大猷)之子俞克迈。” 罗万化回道。 “竟然是他?” “他又不是进士!” 同在这里观察动静的张学颜也倍感惊愕。 而也在这里的许国也在这时问道:“那应天巡抚呢?” “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贽。” 罗万化回道。 “荒谬!” “李卓吾这个脱士入军的无耻文人怎么能任抚官!” 张学颜忍不住破口而出。 刘应节这时则突然说道:“我明白了。” “公明白什么了?” 许国这时问道。 刘应节道:“我明白陛下为何不惧我等为天下仕宦之族说话的臣子辞官了。” “他是早就有所准备!” “他早就打算让军籍或已转为军籍的人随时准备履任文官之职,而有意抬高军户籍贯之人的地位!” “这里面的理由自然也好找,无非是军户有保家卫国付出最多,又多是武勋子弟,故也算是与国同休,所以优待他们这些人也不算不公正,还利于陛下以此拉拢他们来,对抗天下仕宦之族。” “现在想来,陛下这么多年躲在张太岳、申吴县后面培养那么多忠烈遗孤不仅仅是收天下人心,还有利用他们替换旧官僚的心思!” “新补阁臣与文选郎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