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已有官员弹劾他在挪用税款为讲学之用!” “这样的讲堂既然能吸引这么多官绅士子去,而又有不正之处,那就只能由朝廷接管!” “所以,传旨派个学部大臣去,将东林堂改造为东林书院,以后同锦衣书院、兴明书院一起同属朝廷官办!” “改造之前先抄没缉查书院一应书籍笔记和文章,旦有不正之处,悉数奏来,予以处置!” “告诉顾氏若不献东林,则只能视其有意借东林堂谋大逆,而非纯作为治学之地。” 朱翊钧这时说起了教育方面的事,且将自己不久前下定了要处置东林堂的决心说了出来。 朱翊钧没想直接毁了东林堂。 因为他知道毁了一个东林堂,就还会有一个西林堂出现。 大明发展到现在,士大夫阶层已经越来越壮大,文人数量激增。 因而,打着各种结社讲学名义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交换的人会越来越多,热衷于设讲堂设文社已经不是一旨诏令就可以阻止,甚至若强行阻止反而会变成一种被下面官僚利用为打击政敌的手段,比如污蔑不满自己执政方式的一些文人有组织讲学搞阴谋的行为。 所以,朱翊钧干脆决定借鸡生蛋,利用东林堂现在的影响力,把东林堂改造为传播新礼传播新思想的地方。 在朱翊钧选择这样做的同时,官僚集团还在因为朝廷严打科场舞弊的事而奔走。 没办法。 科举不能为他们控制的模式让他们很难接受。 原户部左侍郎王之垣因此直接找到了锦衣卫的张敬修,对张敬修说:“顾叔时他们托我带话给缇帅,希望缇帅这里能手下留情,别再对科场舞弊的事查下去,这么查下去,毙命在缇帅手里的清流士子恐要超过纪纲了!” “这只能说明舞弊的清流士子实在是太多了。” “我可没像纪纲一样诬蔑谁,每一个被处置的都是证据确凿。” 张敬修说道。 “他们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