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挑衅-《回到大宋做枭臣》
第(2/3)页
韩世忠正是因为有着边军参军的经历,所以才会成为团练教头的。
平日里教授一下禁军武艺,多数时间还是闲暇的。
徐汉良提前便说了自己想去团练府中看看的想法,韩世忠虽然疑惑,但也一口答应了。
在韩世忠看来,徐汉良比那些子整天之乎者也的书生,不知道要顺眼多少。
特别是得知徐汉良在诗会上的那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算是说到了韩世忠心头。
毕竟他本就是边军士兵,心中怀着的也是这种想法。
若是能够死在为大宋开疆扩土的路上,自然是人生何处不青山了。
整个团练府之中,大概是有着三千士兵的。
在知道团练府中的士兵数量后,徐汉良也有些被吓到了。
整个两浙都是上百年没有遭遇到兵戈袭击了,其实不设团练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设置的话,顶多是镇压一下农民起义。
但两浙地区本身就是整个大宋颇为富足的地方,粮食更是不太可能缺少,农民起义便更少了。
徐汉良这才清晰的明白,为何说大宋冗兵了。
太宗时期,本身战乱频繁也只有十二万的军队,但如今的军队数量,已经是达到了百万之众。
即便是当初的大唐,估计士兵数量都没有到达这种恐怖的地步。
而且最让大宋难堪的一点就是,大宋的领土还不到大唐的一半。
就在徐汉良感叹之际,另外一边的试卷,已经全部都呈到了主考官的案前。
而在主考官面前,则是端坐着二十多位批改试卷的考官。
这些考官多是近两年来的进士,从各地选派而来。
试卷早就已经做了封存处理,已经分发到了每位考官的手中。
宋朝虽然有着弥封试卷的举措,但却没有誊抄的举措。
所以诸多考官在试卷拿到手后,便已经开始批阅起了试卷。
但这次的考试成绩,明显有些不太理想。
“这,这应该是我批改过最差的一届了,怎么有着如此之多的错误。”
“虽说今年的经义,确实是有些难度,但也不至于如此啊。”
“这个我算他丙等,都是给他大大的面子了,字写得和公鸡爬的一般。”
“这不是送分题吗?去年乡试没考,今年乡试肯定考,居然都没复习。”
……
这些考官在批改试卷之时,嘴中同样是念念有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