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时候,村里出土地和场所,免费入园不在话下,运作得好,甚至还能有盈余。毕竟5000个娃,就相当于有5000个家庭。”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工地住,他们也有家庭需求的,到时候,村里闲置的房子,拿出来整理整理,对外出租。” “当人群聚拢后,就会对衣食住行有需求。有需求就能形成产业,特别是吃的,琼省的海鲜和山珍可不少。” “依托山水林溪项目,延伸出幼儿教育后,接下来再打造一个老年忧养项目。” “……” 随着韦智杰不断的深入讲解,三老的眼神已经开始激动起来。 韦智杰说的,可不是什么空中楼阁,说句毫不夸张的话,要是谁现在就办一个幼儿园,然后到项目上喊一嗓子,估计第二天就能满园。 现在在工地干活的,最低也有三千元的收入,普遍有五千元,只要入园的费用不离谱,瞬间满园真不是梦。 主要是临江村有地域优势,这里离项目地8公里,已经远离了喧嚣,加上过去又是加工重地,基础设施不差。 都是石砖瓦房,临江村以前是有近两万人的长住人口,只是迁到新城区去了。 毕竟失去工业后,这里全是石头山,种个菜都难,生活没有新城区便利。 “小杰,你那个老年忧养项目是?”幼儿教育畅想完,方建设已经把韦智杰从小子,提升到小杰了。 韦智杰也不卖关子,说道:“其实这个老年忧养项目,亚市一直在做,他们那边的冬天,气候更优。” 韦智杰那么一说,三老也都明白了。 “亚市那边候鸟多,北方的冬天太冷,很多人选择在亚市买房,冬天带着一家老小过来过冬,春天再回去。” “但是,也有不回去的,亚市的消费相对较高,如果全年待在亚市,很不划算。” “临江村这边,东临六指山,西临海滨,物资也方便,将来又可以享受到山水林溪项目的各种配套,如果在这里设置一个养老基地。” “三老说,有没有前景?” 曾建军双手拳掌相击,高兴道:“这太有前景了,说不定随着项目逐渐扩大,与山水林溪项目收尾相接都有可能。” 吴老和方建设对视一眼,兴奋莫名。 方建设虽然固执,但是他不迂腐,也不怼什么九年之后项目完成了,人员走了怎么办这种愚蠢的问题。 他虚心求教道:“小杰,你说这两个项目该怎么启动?” 韦智杰这时候矜持道:“方老,我是来求一块地,开个配套的石材加工厂,不是来搞发展的村干啊。” 方建设眼睛瞪得老大,大手一挥道:“别来欲擒故纵这一套,干脆点,老吴刚才带你去看了石材加工厂了吧,估计还有临江初中,石材加工厂可以给你,但是你得按省环保标准给我做好工作。” “临江初中不能给你,收拾收拾,就可以改一个600人的幼儿园。” “可以将原来的石材加工厂宿舍区给你,你们自己收拾一下,也能住个四五百人,如果不够,到时候再想办法。” “但是,你得把幼儿园和老年忧养,这两个项目如何开展,一五一十的给我写下来。” 韦智杰大喜过望,虽然还不知道原来的宿舍区情况怎么样,但是想来也不会太差,只要不是需要重新建房子,装修一下,应该问题不大了。 韦智杰点点头道:“感谢领导,我这就跟您说发展规划。” “首先,您得去市里跑一趟,先要来十个、八个幼儿园的开园资格,接着您去社会福利保障局,要求在临江村开设敬老院和养老院。” 方建设吹鼻子瞪眼道:“那他们能答应?” 韦智杰嘿嘿一笑道:“不答应最好,他们不答应后,您这样…这样!” 随后!韦智杰被三老抓着写规划,出主意,韦智杰说,方建设叫来村委的一个女秘书写。 一问一答中,居然说到了下午16:20分,中午直接在村委吃的便饭。 是真的便饭,还是边吃边说的那种,让韦智杰哭笑不得。 要不是韦智杰说,项目下午有大事,估计还会被留下来秉烛夜谈。 临江村之行,可谓圆满。 不仅拿到了一个近四万平方米的石材加工厂场地,还拿到了一个三层小院式的宿舍区,韦智杰去看了一下,一点也不比临江初中旧址差。 值得一提的是,临江初中又回到了韦智杰手里。 韦智杰和方老约定,拿到幼儿园的办园资格后,给韦智杰一个资格,就拿临江初中来改造,作为第一个示范园。 这也正中韦智杰的下怀,石材加工厂,宿舍区和临江初中,正好形成一个三角区。 到时候石材厂的员工,不论是上班,还是接送娃娃进出幼儿园正好。 韦智杰还争取到了附近几个闲置的机关小院,未来可以租借给员工长期住。 方建设一脸复杂的看着韦智杰上车离开,他有些遗憾道:“这小子应该从政,这一身的才华用在商业上可惜了。” 吴老嘿嘿一笑道:“你别浪费时间打他主意,建国争取过几次,省里也争取过,都没撬动,他现在可是张明宇的关键人物,谁抢跟谁急。” 方建设撇撇嘴,对着一旁的女秘书道:“小馨啊,你以后多跟小杰接触接触。” 说着,他将两只手撇到身后,晃晃悠悠的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