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郭康的建议,众人看起来都还能接受。 “我一直以为埃及是个强敌,这么看,好像也不是多难对付?”伊莲娜夫人感慨道。 “埃及确实是个强敌。马穆鲁克也不是弱小的对手。”郭康解释道:“但谢赫就是个比较好对付的敌人了。” “如果我们以全埃及为敌,那这一场战争根本不值得打;如果我们以全部的马穆鲁克为敌,那至少需要10个军团和等量的辅助部队,我才敢说能在一年内结束战斗;但如果按照我刚才说的那些设想,连谢赫都不是必须生死相搏的敌人,那两个军团应该都足够了。” “怎么样,我就说很神奇吧。”太后看起来很得意,对曹氏众人说道。 “这个……也不叫神奇。”郭康觉得她高兴过头了,只好说道:“其实都是些很浅显的思路。” “古人说,战争胜负,在战前就能决定大部分了。有些人得到的帮助多,有些人得到的帮助少。获得帮助多的就容易获胜,帮助少的就容易失败。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我听说,擅长作战的人,都不会自己战斗,而是尽量增加自己的盟友,减少敌人的同党。所以,周武王伐纣之前,已经得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二,却依然认为时机没有成熟。因为增加自己的力量永不嫌太多、削弱敌人的力量却是永不嫌不够的。” “兵法说,战争的胜负和走向,往往在开战之前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开启战端之前,就需要争取到有利的形势。这正是兵家运筹需要考虑的。” “而争取的方式,可以归纳为‘知己’、‘知彼’两部分。” “我们知道要拉拢盟友,那么我们能给盟友提供什么,用来吸引他人?明确了这些,就是知己。同样,我们知道要拉拢盟友,那么哪些人值得拉拢,能放到什么位置、起到什么作用?这些也就是知彼了。” “对于敌人,则更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去仔细了解敌人的权力结构、内部派系、主要矛盾,那么我们也没法瓦解他们。也不知道谁才是关键人物,需要武力对付;谁是墙头草,放着他让他观望就行。” “所以,这个思路其实很简单,大家也都知道这么个理论。但能在战争中发挥什么效果,就全看具体情况下的表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