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是第五次测试的总结。 他看了一下这些数据的页数,足足有一千多页,就这还是因为使用的只是部分原始数据,要是把各种探测器的原始数据都搞上,那要多少页才够。 他在总结的后面看到了超链接,全过程实时原始数据文件,文件大小8.31t。 测试数据分为两组,带正电的离子束一组,带负电的离子束一组,相应加工的光学镜头镜片的物质组成也是不同的。 苏哲给自己的茶杯倒满水,坐在电脑前一项一项的去看。 从一开始的光学镜头物质组成看起。 二氧化硅为主,氢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铅、氧化锌,两组测试的光学镜头镜片的物质组成相同,但其比例不同。 还有光学镜头的分子结构等相关数据。 离子束的数据同样很详细。 让他意外的是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 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说是全频段的,其实只能探测1m~1pm波长的电磁波,波长超过一米的无线电波和波长小于一皮米的伽马射线是探测不到的。 粒子探测器的功能就强大了,不仅能识别各种大小粒子,还能探测粒子的相对位置。 不过,被探测的粒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探测到。 等他看完加工环境相关数据后,没去看实时原始数据和测试结果, 他停了下来,根据已有的数据,快速的在大脑中计算起来,算出关键性数据后,他将这些数据记录在了a4纸上。 半个小时过去,他已经记满了四张a4纸的数据,结果也算出来了,加工后的光学镜头镜片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他不得不佩服自己,自从脑袋开过光后,他过目不忘不说,理解力和计算力大幅度提高。 当然,做这些是要消耗能量的,这上午才过去一半,他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了,他只好拿起桌上的大白兔奶糖往嘴里塞。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开始看测试、也就是加工的实时原始数据和加工结果。 在看实时原始数据时,和他推算的数据进行对比,一开始,加工的实时数据和他推算的基本相符。 看着看着,他觉得带负电的离子束那组不对劲。 在工件加工的过程中,全频段电磁波接收器收到了多组波长不同的x射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