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大发现,预测重光子-《开挂的学霸》


    第(3/3)页

    至于重光子的形成过程,他没做详细的推算,因为太复杂,且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撑,只能放弃。

    想到能有如此重大的发现,他感觉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向他招手。

    苏哲越想越激动,用他的假设重新搭建了波长1.36纳米的x射线对钙原子的模型。

    发现,新的模型比起原先的模型更加的自洽,合理了。

    有了新的模型,苏哲开始疯狂的翻找原始数据。

    一个例子并不能证明什么?

    搞的不好就是一种巧合。

    他要做的是,找更多的事例来证明新模型的正确性。

    翻遍了第五次测试的原始数据都没找到,点开了其他几次测试的原始数据。

    不知道是不是他运气好,在第四次测试的原始数据中,他找到了氢原子的三个事例。

    氢原子吸收了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释放了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

    三个事例中,氢原子所释放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各不相同,其中一个事例更加特殊,一个氢原子同时吸收了多个不同钙原子释放的波长为1.25纳米的x射线,这个氢原子释放了波长0.02纳米x射线,还做出了不规则的运动。

    苏哲将三个事例的原始数据代进模型中,发现,模型能够完美的预测,和实际测的的数据十分的吻合。

    “运气!运气啊!”

    此时,他基本确定他的模型是对的,他预测的重光子可能真的存在。

    可惜的是,没有找到钙原子的事例,如果找到,那就证明模型的普遍性了。

    现在看,只能通过实验来证明了。

    他站了起来,深呼吸。

    起身,他发现窗外的天已经亮了,一看时间,已经是早上六点了。

    他兴奋的冲出办公室,向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走去,想看看包正义和范晓明在不在,他要把这个惊喜告诉他们。

    wap.

    /132/132219/3088600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