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刘琮的白皮书-《三国之我非豚犬》


    第(2/3)页

    芬娘拿出手帕替张六把嘴上的茶渍擦了擦,停顿了一下问道,“那你家里人不担心你吗?”

    小姑娘将茶壶放在桌上,“楚侯设立了警察署,现在襄阳城的治安,不知道要比以往好了多少呢。”

    “襄阳城里以前天黑了以后,除了大户人家的府邸,整个城里哪能见得着亮光呢?”

    “现在夜市开放,晚上你们可以去逛逛,简直就是灯火通明,而且还很热闹呢!卖茶的,卖糕点的,珠宝首饰,胭脂水粉……可多了。”

    张六闻言拉住芬娘的手道,“夫人,你跟着我受了半辈子的苦,今晚我带你好好逛逛!给你买些好首饰!”

    芬娘摇了摇头,正色道,“夫君,我们家能有今日,我已经很知足了,受苦的命,操劳的手,哪来的福气享用这些呢?”

    旁边的女孩一听,鼓着腮帮子道,“这位夫人这话就不对了,楚侯都提倡大家该花钱的地方,不能省着呢!”

    华夏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积攒家底的习惯,尤其是穷苦人家,即便变得富有了,也会吃糠咽菜,根本不存在大鱼大肉,花销无度的现象。

    刘琮曾经下令,在报纸上刊印鼓励百姓在攒钱的同时,也要在必要的地方舍得花钱。比如看病、对孩子的教育等。

    到了这个小姑娘嘴里,却有些变了味道了。小小的曲解了下刘琮的话,鼓励张六夫妇花钱。

    张六闻言哈哈大笑,直夸姑娘说的对,“姑娘,我看你还颇有见地,好像是有些学识的样子啊?”

    小姑娘莞了莞鬓边的发丝,两条眼睛眯成了线,“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哪来的什么学识,不过是从报纸上看到的罢了。这里喝茶的茶客大多都带着报纸,我经常听,自然也了解许多事了。”

    张六这才回过神来,将桌上的报纸拿起,对着芬娘尴尬地说道,“夫人,你看我这记性,说好的要给你讲讲的,居然忘了。”

    “那我就不打扰两位了,有什么需要再见我啊!”小姑娘闻言,识趣地将茶壶放下,迈步离开了。

    芬娘还在看着远去的姑娘,“这世道真是变得越来越好了啊,这样的小姑娘都能出来做工了。”

    宋代的商业发达,官府鼓励商业发展,造成了两宋虽然疆域小,但是财政水平却还超过后世的元明清!

    这也造就了男子不够的时候,女子也会出来做工,虽然宋代的女性地位依旧低下,但是相比后世,却好了太多了。

    “可不是嘛,主公的这份白皮书里,就是在说这世道的变化!”张六闻言笑了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