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朝局莫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四月初,相州传回皇帝旨意。
太平宫之事被定性为意外,罪责归咎于内监张规,伺候太后不力,致使太后不幸病故,自知难逃死罪,上吊自尽。
官家命礼部按制举哀,罢朝一旬,正式宣发讣告,遍传天下。
没有追封上尊号,没有追授谥号,也没有指定哪位大学士专门为李太后撰写谥册文、哀册文,一切都简单地“按制举哀”即可。
留守开封的冯道和一众大臣心领神会,从速办理丧事,将李太后匆匆葬于前代高祖刘知远睿陵东侧二十里处,史称高后陵。
往西不到十里,就是隐帝刘承右的颖陵。
这片位于许州阳翟县境内的陵墓群,也就是后世的后汉帝后陵墓群,后汉立国三年,两代皇帝和一位皇后太后数名妃嫔全都葬在此处。
李太后出殡那日,大多数朝臣只在西华门外露过一面,而后尽皆散去,有的回府,有的回衙堂继续办公理事。
朝廷对于此次丧葬规制没有特定要求,冯道作为开封留守,自然是不能轻易离京的,商讨来商讨去,竟然没几个人愿意出任礼仪使,前往阳翟主持安葬事宜。
范质倒是主动请缨,以他的官阶倒是够资格,可年纪太轻,冯道担心让朝廷落得个不持重的闲话,传到皇帝耳朵里惹麻烦。
最后,由刚刚从棣州归来的老臣王仁镐担任礼仪使,范质为副,朱秀为仪仗使,一同前往阳翟主持葬仪。
王仁镐年届六十,也是一位五朝老臣,曾经在郭威手下当过天雄军节度副使、邺都副留守,深得郭威信任。
只因之前受到王峻排挤,犯小过被外放,担任唐州刺史、棣州团练使。
王峻逆党被剿灭,郭威第一道旨意就是让王仁镐回京,进封右卫大将军,兼任宣徽北院使兼任枢密副使。
无论资历德望官阶,王仁镐都是担任礼仪使的不二人选。
许州忠武军是史匡威的地盘,朱秀特地带上史向文和史灵雁,又让张德均假扮亲随,一同出发。
到了许州,史匡威服丧来迎接,礼送太后棺椁前往阳翟。
祭礼后,朱秀借故在许州多留了几日,王仁镐和范质先返回开封。
老史关心他的伤势,找来几个许州名医,亲自盯着给朱秀诊断,直到几个大夫都说伤势痊愈,只需继续调养便可,这厮才算罢休。
许州就是后世许昌,距离开封不远,忠武军只是地方戍卫军,不担任具体防务,民政也安稳,物阜民丰,老史的日子过得清闲至极。
这厮闲得心发慌,把彰义军那套操练法子搬来,亲自监督狠狠操练忠武军兵士,惹得底下一片叫苦声。
老史得意洋洋,非得拉着朱秀观摩演军。
一支数千人马的地方民团武装力量,硬是被他操练出一股北地边军的强悍气势。
朱秀倒也没阻止,夸赞了几句,还针对忠武军的优缺点给出具体建议。
逗留了几日,朱秀带着史向文和史灵雁回开封。
此时朝廷上下已经完全除丧,一切按部就班就行着,丝毫看不出前几日才举行过国哀大礼的迹象,更无人再提李太后病故之事。
朱秀花费重金疏通关系,才从刑部监牢带走张规尸体,在开封西北郊外,一座春草繁茂的山丘之上,面朝晋州方向为他落葬。
张规是晋州人,不能回乡安葬,让他坟墓面朝家乡,也算魂归故里。
祭祀张规的,只有朱秀和张德均。
张德均跪倒在墓前,放声大哭。
从此以后,他对外的名字叫作王继恩,只有朱秀知道,世间还有张德均这个人。
四月末,相州传回一系列人事变动的旨意。
河中节度使王景移镇凤翔,宋州节度使常思移镇青州,凤翔节度使赵晖移镇宋州,河阳节度使王彦超移镇河中....
其中最令人哗然的,是任命李重进担任泗州防御使。
也就意味着,官家不再追究李重进矫诏南逃的罪责,反而还正式下旨,让这个谎言自动圆满。
官家甚至没拿掉李重进殿前都指挥使之职,朝臣们对此议论颇多,认为官家恩宽太过,纵容李重进胡作非为。
朱秀在中书省舍人院官房看到邸报时,长长松了口气。
这说明郭威和柴荣暂时不会对李重进采取进一步措施。
以他对郭大爷的了解,知道李重进矫诏南逃,一定是相当愤怒的。
距离事情发生已过一月,这道任命旨意才迟迟到来,足以说明郭威也是经过百般纠结和考虑,才最后做出决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