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喜忧参半,南唐反扑-《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淝水北大营。

    大周皇帝御营所在。

    赵匡胤从涡口大胜而回,柴荣大喜,正召集众将官召开表扬大会,同时商讨下一步进军方向。

    席间,除州捷报传来,一场比涡口更大的胜利,使得柴荣和一众将官大受振奋。

    “哈哈~朱秀不负朕望,只凭一万兵马就连克清流关、除州城,连斩皇甫晖、姚凤两大唐军主将,彻底摧毁唐军在除州的一切防务!”

    柴荣逐字逐句看完报捷书,狠狠一掌击打在桉,纵声大笑。

    御帐之内的一众将官无不惊奇欣喜,相互催促传阅报捷书,都想知道朱秀是怎么只用一万兵马就打下除州。

    皇甫晖、姚凤号称十五万大军驻守除州,刨除水分,怎么算也有三四万可战之兵。

    敌人数倍于己,朱秀是怎么做到接连攻关破城的?

    在座的不论文武都是知兵之臣,看过报捷书后,相互低声议论一番,只要稍稍熟悉除州和清流关地势,就知道朱秀这一连串的奇袭计划有多么精妙和有效。

    李重进酸熘熘地道:“这小子率一万兵马就轻取除州,皇甫晖、姚凤两个家伙还真是没用,接连上了朱小子的奸计!

    咱们几万兵马十几万民夫,围着寿春城打了几个月,愣是没把这颗钉子拔下来。”

    李谷捻须感慨道:“朱秀不愧是王左之才,假以时日,必是我朝股肱柱石!”

    李谷虽然被免除了行营前军统帅职务,做了个有名无实的副帅,但他心里一点不后悔。

    正阳撤兵在他看来,实在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他的任务是抢在唐军有所反应之前,在淮河之上顺利搭建浮桥,确保浮桥安全,为后续大部队到来做好准备。

    当时刘彦贞率领唐军来救寿春,周军兵力不占优,援军也未赶到,只有退兵回淮河北岸一条路可以选。

    柴荣用李重进换掉他行营统帅的职务,更多是出于稳定军心的目的,而不是真的要处罚他。

    毕竟淮南战事是柴荣一手筹划,出兵前就明确目标,不夺下淮南十四州绝不罢休。

    如果一开始进军稍微遇上挫折就退兵,让将士们作何想法?

    所以,李谷只是运气有些不好,而不是他的能力或者决策出现失误。

    柴荣对此事看似气愤,但更多是显示姿态,借此告诉大周将士和官员们,此次征伐淮南,皇帝和朝廷意志坚定无可动摇,所有人必须上下一心。

    不管是谁,敢拖后腿,就要倒霉。

    柴荣抵达寿州后,每逢重大军事决议,都会跟李谷商量,征求他的意见。

    也就说明,在柴荣心目中,对李谷的宠信和重视其实分毫未减。

    赵匡胤最后一个看完报捷书,捏在手里舍不得松手,心里突然有种怅然若失之感。

    和朱秀主导的除州大捷一比,他的涡口大捷似乎逊色不少。

    毕竟涂山只是唐军一处据点,除州却是整个淮南的战略重心,分量不亚于寿州。

    寿州全境除寿春城,基本肃清唐军势力。

    可寿春这颗钉子,又硬扎得又深,短时间内看不到拔掉的希望。

    整个淮南战局,也随着除州大捷,胜利的天平彻底倒向大周一方。

    赵匡胤微不可觉地叹口气,眼里划过些钦佩和嫉妒。

    不管他表现得多么出色,和朱秀比起来都稍显暗然。

    那家伙似乎天生就是主角,身上光芒万丈,只要在他身边,都会被他的光芒所掩盖。

    赵匡胤有些失神。

    御帐内气氛高涨热切,无人注意到赵匡胤异样。

    柴荣笑道:“拿下除州,淮南沿线,只剩寿春、濠州、楚州还有唐军顽抗势力。朕决定不日启程赶赴濠州,亲自督战,争取在五月底前拿下濠州全境,然后顺势继续向淮南腹地进兵。”

    众将士为之一凛,挺直腰板聆听皇帝接下来的作战安排。

    稍作沉吟,柴荣道:“李重进、李谷继续坐镇寿州,围困寿春城,不可松懈,争取早日给朕拔下这颗钉子!

    命司超屯兵霍山,防备唐军从舒州北上救援寿春。

    命王彦超出兵阴山关,向黄州进军!

    命屯驻慎县的史匡威移军除州,赵匡胤领三千兵马接管除州防务,东线兵马皆归招讨副使朱秀节制,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众将官肃然领命。

    赵匡胤心里有些不甘,他年长朱秀,自忖行军打仗也不弱于朱秀,向来又以兄长自居,让他去除州听从朱秀号令行事,心里着实有些不痛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