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赵氏孤儿-《历代王朝更迭》


    第(2/3)页

    晋景公很欣赏申公巫臣的想法,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在此之前,晋国曾经在会盟中邀请吴国,但吴国并未响应。而申公巫臣则改变了吴人固步自封的态势。他毕竟是楚国的有名将领,能文能武,精通兵法,他从晋国带了三十辆兵车,教给吴军如何使用,如何布阵,又教给吴军武器制造和使用之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吴国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足以同中原诸国抗衡。申公巫臣的努力也得到了吴王寿梦的赞赏和喜爱,表示愿意同晋国合作,攻打楚国。

    自此之后,吴国开始频频北上,攻打楚国及楚的属国,积极扩展势力。这一新情况让楚国狼狈不堪,楚共王完全没有想到后院居然会起火。子反和子重只得率军东奔西走,抵御吴军的进攻,一年之内居然跑了七个地方,真正是“疲于奔命以死”。

    楚国自此陷入了同吴国的连年征战之中,不得不抽出大量精力应付后者,这也埋下了楚国衰落的祸根;而吴国藉晋国的帮助,同中原各国逐渐产生了联系。最终在晋悼公的斡旋下,吴王寿梦举行了一次会盟。正式成为了中原诸侯的一员,为后来的吴国称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晋齐鞌之战沉重地打击了想与晋国一争短长的齐国,强化了晋国在中原的优势地位;而联吴制楚的策略也有效地牵制了楚国的注意力,使其无暇再与晋国争夺中原霸权。看起来,晋国的霸权似乎又在晋景公手中复兴了。可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晋国强盛一时的背后,隐藏着卿大夫之间越来越激烈的政治        斗争。

    说起下宫之难也许并不为人熟知,但如果说起赵氏孤儿则无疑是国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史记·赵世家》记载,晋灵公时,赵氏家族的赵盾执掌晋国权柄。由于晋灵公行事荒唐,赵盾曾经屡次劝谏,不料晋灵公竟因此怀恨在心,与奸臣屠岸贾合谋,屡次刺杀赵盾。赵盾无法,只得出奔。不过还未出国境,其族弟赵穿已经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得以重新掌权。

    赵盾去世后,赵氏家族由其子赵朔继续执政。此时晋国国君已经换成了晋景公,而其间一度失势的屠岸贾也被重新起用,颇受宠信。屠岸贾因为赵盾之事,对赵氏家族深恶痛绝。于是便声称赵氏家族曾经弑君,应该受到惩罚。尽管三军司马韩厥极力反对,但在晋景公的默认下,屠岸贾还是私自率兵攻打赵氏家族所在的下宫,将赵朔以及赵盾的几个弟弟赵同、赵括(不是后世纸上谈兵的那位)、赵婴齐等斩尽杀绝,赵氏宗族一朝覆灭。只有赵朔的妻子——也是晋景公的姐姐——赵庄姬,在韩厥的事先警告下,事先逃到了宫中,幸免于难。

    由于赵庄姬此时已经怀孕,不久又产下一名男婴。屠岸贾得知消息,便屡屡前来搜查,妄图斩草除根。为了保全赵朔的血脉,赵朔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便定下计策,程婴将自己刚出世的孩子替换了赵朔的孩子,又假意出卖了公孙杵臼,屠岸贾错将程婴之子杀死,以为从此高枕无忧。而程婴则带着真正的赵氏孤儿隐居起来。

    十五年之后,晋景公偶然生病,占卜的结果是屈死的赵氏家族冤魂作祟。心中有愧的晋景公便询问韩厥该如何是好。知道赵氏孤儿尚在人间的韩

    (本章未完,请翻页)

    厥趁机将实情相告。晋景公于是改变心意,将赵氏孤儿召入宫内,命其攻灭屠岸贾为赵氏家族报仇,又重新恢复了赵氏家族的地位。而大事已成的程婴最终自尽以谢公孙杵臼。

    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经过后人的一再改编和演义,如今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故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历史背后的真相也许并不如太史公记载的模样。事实上关于下宫之难的历史,不同的史籍记载并不相同,甚至《史记》本身的记载也有前后矛盾之处。不仅《史记·晋世家》中的有关情节就与《赵世家》中出入颇多,而《左传》中的记载也与《赵世家》大异其趣。

    首先,屠岸贾这个人的身份就极为可疑,除了《赵世家》外,此人不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史学讲究孤证不立,因此屠岸贾的存在与否就成了疑问。其次,赵武的年龄前后矛盾。根据《左传》记载,向戌弭兵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曾经提到彼时的赵武还不满50岁,由此推算赵武最早应该出生于公元前592年,但根据《赵世家》,赵朔在公元前597年就死了。

    再次,关于赵氏家族其他成员的去向也自相矛盾,根据《赵世家》的记载,赵同和赵括在公元前597年已经死于屠岸贾之手,但在《左传》中两人却在此后都有活动记录;而《左传》中记载赵婴齐与赵庄姬曾经通奸,因此被遣送到齐国,《赵世家》却没有任何记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