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葛公在,文则何必忧此?” 听到糜旸提起那个人,于禁了然,于是乎,他也笑了出来。 是诸葛亮呀。 人的名,树的影。 糜旸对诸葛亮如此信任,并非是盲目自信。 历史上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其十数年积累的数万精兵、数十员新生代战将,益州积蓄多年的粮草,在那一战中全部都被毁去。 那时季汉几乎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 就在那时,是诸葛亮站了出来。 而就在经历那么惨烈的战败后,不过数年时间,益州就可以发起征伐南蛮,北伐中原的各项重大军事措施。 这足以证明诸葛亮的理政才能,简直是旷古烁今。 后世人中,有许多人因为某些营销号的带节奏,开始黑诸葛亮。 但无论怎么黑,他有两点始终没人敢黑。 一个是诸葛亮的品格,一个就是诸葛亮的理政之能。 如今益州就算元气大伤,亦远远没有达到历史上夷陵之败那么惨烈的地步。 有诸葛亮在,多不大可能,但数万精兵,咬咬牙还是可能的。 糜旸面容坚毅的对于禁言道,“吾自幼承教于汉中王之侧,其重情重义。” “若吾师葛公只能筹集三万兵,汉中王亦会毫不犹豫只带三万兵前来。” “情义所在,文则勿疑。” 看着糜旸那信誓旦旦的,对刘备信任无比的样子,于禁心生感慨。 年轻时的他曾几何时,也向往这样的君臣之情。 但最后可惜、可叹。 “若是以往,吾定不信子晟你这番鬼话。” “但现在,在你身边多日,吾见了很多事,现在吾表示拭目以待。” 这是于禁第一次称呼糜旸的表字。 于禁那真诚的语气让糜旸大笑起来。 于禁与糜旸的谈话大多是两人私语,所以糜旸突然的大笑,令城墙上的许多人不明所以。 但他们看到自己的主将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还能谈笑自若,他们的心情也不禁变好了些。 而就在这时,城墙上正在瞭望敌情的士卒突然发出一声惊呼。 “是投石机!是投石机!” 城墙上的士卒在听到这句惊呼后,纷纷从城垛之中起身,来到城墙边朝着下方望去,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糜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