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竭心尽力 诸葛抱膝-《糜汉》
第(2/3)页
受之,再充入国库,以为百姓之用。
这件事在成都中只有少数几人才知道,相比于当世的名士动辄推辞赏赐养名的手段,诸葛亮的作为更显得坦然无私。
诸葛亮在进入府邸后,并没有行走多久,就到了府中的大堂之外。
饭食他早已在官署中就简单吃过,他现在来大堂,并非是为了进食,而是为了读书。
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琅琊诸葛氏,虽然他3岁丧母,8岁丧父,但他自小由叔父诸葛玄教养,在叔父诸葛玄的影响下,诸葛亮从小就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
他每日早晨醒来之后或每晚入睡之前,都一定要诵读典籍。
这个习惯,及至今年,诸葛亮已经持续将近二十年了。
至于诸葛亮不回寝室读书,乃是在这个时间,他的夫人黄月英早已入睡。
而读书必须掌灯,诸葛亮不想打扰黄月英休息。
当诸葛亮来到堂外之时,他今日却意外的发现,他的大堂中竟然亮着灯光。
难道是伯松?
在诧异之下,诸葛亮撩起衣摆,走上台阶迈入了大堂之中。
诸葛亮在迈入大堂之中后,他便见到了他的长子诸葛乔与夫人黄月英这时都在大堂之中。
而在大堂之中还有着一个人。
那人正是糜旸。
糜旸正坐在大堂中的一处,手中拿着一本书籍在聚集会神的看着。
大堂中灰暗的灯光映照在糜旸的身上,将他在地上的影子拉的老长。
只是糜旸的影子因为他身躯的端正,却并没有发生一点扭动。
看到这一幕,令诸葛亮想起了当年他在崇文馆中教学刘禅的场景。
那时糜旸作为刘禅的伴读,亦如今夜这般,安安静静坐在一处听着他的教诲。
眼不斜视,身不弯曲。
而诸葛亮的出现,亦被正对大堂门口而坐的黄月英而察觉。
见到诸葛亮归来,黄月英立即端起一碗一直在温热着的茶汤,走向诸葛亮。
黄月英在来到诸葛亮身前后,将手中的热茶递给诸葛亮,而后她对着诸葛亮轻声言道:
“子晟申时末就到了。”
诸葛亮接过黄氏手中的茶汤喝了一口,然后他意识到糜旸在大堂中,竟已经等了快两个时辰。
在喝完手中的茶汤之后,诸葛亮温言让黄月英与诸葛乔早点去歇息。
这时糜旸亦已经发现了诸葛亮的归来,他连忙起身来到诸葛亮身前对其一拜言道:“葛师辛苦了,深夜叨扰,还望见谅。”
面对糜旸的下拜,诸葛亮伸手扶起糜旸,而后对其言道:“无妨。”
糜旸申时末就已经到达他府中,其实算不上深夜叨扰,只是他回来晚了而已。
在诸葛亮扶起糜旸之时,诸葛乔与黄月英就已经离开了大堂之中,只留下了诸葛亮与糜旸。
因为诸葛亮的相扶,所以糜旸与诸葛亮现在近在咫尺。
这么短的距离,哪怕是在堂中不太光亮的烛光之下,糜旸也看到了诸葛亮鬓角处的苍白。
看到这一现状,糜旸的目光中有着担忧,他对诸葛亮言道:“葛师乃国之柱石,还望保重身体,不要操劳过甚。”
诸葛亮今年方才四十,放在后世,四十岁的男子乃是社会中的生力军。
但在古代,四十不惑,四十岁已经算是慢慢步入老年了。
面对着糜旸的关心,诸葛亮脸上浮现笑容,他让糜旸坐下,而后他亦来到糜旸对面入座。
在坐下后,诸葛亮对着糜旸言道:“世事艰难,汉室未兴,吾怎么能不竭心尽力,尽忠职守辅助大王呢?”
“吾操劳些无碍,只要能辅佐大王兴复汉室,那一切都不算什么。”
在说完后,诸葛亮面露笑意的问糜旸道:“子晟方才为何阻止伯松前往官署唤吾,让吾早点归府呢?”
诸葛亮知道糜旸到府之后,黄月英乃是知礼之人,是不会让糜旸苦苦等待的。
所以想来黄月英应该是有打算,让诸葛乔前去唤他的。
但最终诸葛乔并未出现,那就可能是糜旸所阻了。
“今日吾从武库中点齐甲胄之后,便来到葛师府上拜谒。
那时已经是下值时间而葛师尚未归来,这足以说明葛师为国事所耽误。”
“国事为重,私情为轻,这是葛师往日教导过我的。故而我没有让伯松前去寻唤葛师归来。”
糜旸之前有听闻过诸葛亮,是最晚下值的大臣。
但没想到的是,为了操劳国事,诸葛亮竟这么晚归来。
听到糜旸这么说,诸葛亮点了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