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染指河朔-《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御史官崔沂上疏弹劾寇彦卿,说他在宫门前草菅人命,理应重罚。

    朱温左右为难,寇爱卿,你给言官编一个不是,说一个理由吧。

    寇彦卿辩解说自己命令卫士把人举到护栏外,本意只是想吓唬吓唬他,想不到那人拼命挣扎,导致卫士没有抓紧,这才以外跌落桥下。

    死者是碰瓷,我寇彦卿才是受害者。

    崔沂据理力争,首先指出寇彦卿虽为中央高官,却无草菅人命之道理;其次,天津桥正对着皇宫正门,是天子出行之途,而非功臣们耀武扬威之所;最后,即便梁现没有及时规避,充其量是挨几鞭子的罪过,罪不至死!

    朱温是发自内心地宠爱寇彦卿,好吧,既然你说他有罪,那寇彦卿该当何罪?你说呀。

    崔沂先引《斗竞律》:以怙势力为首罪,下手者减一等。意思是发号施令的是主犯,执行命令的打手只是从犯,所以寇彦卿是主犯。

    又引斗殴条:不斗,故殴伤人者,加伤罪一等。意思是如果受害人没有还手,施暴人单方面施暴的话,罪加一等。

    看得出来,那时候的法律跟现在的法律并无太大出入。

    朱温理屈词穷,只能将寇彦卿贬官。

    这已经很照顾寇彦卿了,而寇彦卿却放出狠话,拿出一万贯巨款,悬赏崔沂的人头。

    统治者最忌讳元老功勋们居功自傲。朱温大怒,派人警告寇彦卿:崔沂少一根毛发,朕杀你全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