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石重贵非常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愿意谈判的意图,几经撮合,耶律德光终于开出了价码: 第一,后晋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给契丹,从此晋辽两国划黄河而治理; 第二,必须让桑维翰景延广二人来谈判。 这时候,山西战场换来好消息,刘知远送来捷报:在忻州击败辽军,歼敌三千,俘虏敌将十七人,俘虏敌兵五百人,敌人残部从鸦鸣谷逃窜,已派兵追杀。 山西战场的胜利同样鼓舞了士气,打破了契丹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当然,山西战场本身就是助攻,契丹人的主力主攻部队全在山东战场。 上文提到,如今晋辽两国沿黄河对峙,情形非常像当年的李存勖灭梁之战。而在那场战争中,李存勖实施了“左勾拳行动”,从黄河下游的郓州一带渡过黄河,然后凭借骑兵的快速机动优势,直接掏心,闪击汴州。 二十年过去了,人们似乎已经遗忘。但有一个名叫窦仪的人没有忘,因为他现在是郓州观察判官,郓州的首席谋士,他非常清楚郓州的重要性,虽然远离主战场,但很可能成为制霸全场的关键突破口。 而且山东半岛内的青州杨光远与契丹暗通款曲,倘若与之里应外合,协助契丹从郓州一带渡过黄河,在驰入汴州……“左勾拳行动”将上演2.0版本,灭晋。 经过窦仪的提醒,石重贵惊出一身冷汗,于是急忙调兵遣将,分兵防守沿河各处重要渡口:派石赟(石敬瑭之堂弟)驻守麻家渡;何重健驻守杨刘城;白再荣驻守马家口;安彦威则驻守河阳,防止契丹反其道行之,以“右勾拳”从西面攻打洛阳。 刚刚部署完毕,就收到了郓州方面的紧急奏报,说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刺史周儒向契丹献城投降,并与杨光远暗中勾结。 石重贵后脊梁发凉,直呼侥幸。博州位于贝州与郓州之间,在古黄河以北,与郓州隔河相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