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故人告别-《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1/3)页

    摆钟持续了三个时辰就停下了,解决了技术难题调整摆钟的运作时间慢慢来就行。

    无非就是调整齿轮比与绳子的长度。

    张阳将摆钟的图纸交给了牛闯让他闲着无事去打造摆钟这种新物件。

    身为骊山的技术头子,牛闯义不容辞,他现有的技术要跟上骊山的发展已经很吃力。

    在技术上的追求上,他比谁都渴望。

    有了时钟人们就有了很好的时间概念,也能够更好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比如说午休一个小时,再去劳作。

    而不是模湖的概念,判断不好一天的时间。

    要是在阴天,也只能根据自己的肚子是不是饿了,来判断此刻是什么时辰。

    有了时与分的概念,对骊山来说同样是一件大好事。

    村子里也可以按照时与分来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

    好点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一炷香燃烧的时间来判断时间流逝多久,但燃烧快慢与香的品质有关系。

    甚至天气的潮湿或者风的大小,也能影响燃烧时间,通常误差很大。

    一个时辰的时间跨度大约是两个小时。

    倒也不用太过仔细。

    时间是一直在流逝的,李玥回到家中低声道“看到分针拨动了一下,就觉得此生又过去了一分时间。”

    张阳牵着她的手回到家中,“一生有好多个分钟。”

    她莞尔一笑,牵着夫君的手没有多言。

    接下来的日子,张阳又把精力放在了建设新家具上,在院子里打磨着一根木头的棱角,用棉布包着桌角和椅脚。

    小武和徐慧在一旁帮着忙,因为小清清胡乱跑撞到了一次桌角之后,师父就决定给桌角都包上棉垫。

    如此孩子就不会磕着。

    新做出来的家具先放在山脚下的住处中,等今年下过春雨后,再决定搬进新家住。

    一来讨个好兆头,二来看看新家走过一遍水,看看排水渠道的情况。

    给桌椅都包上棉垫之后,张阳继续忙碌着做一个书架。

    家里最多的便是书籍了。

    媳妇的书籍更是多到需要一个另外建设一个库房才能放得下。

    到时候全部搬到新家的藏书阁去。

    许多书都是从崇文馆与藏库中带回家的。

    多是古籍,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李世民也并不在意这些书籍的下落,就这么一直留在骊山,宫里不过问就一直没有还回去。

    除了这些书籍,还有许多的账本,每年的账册都有厚厚一摞。

    李玥和两位婶婶将家里的不少用具都整理了出来,先一步送到骊山的新家。

    这天,张阳闲来在村子里熘着一群小奶熊,五头小奶熊都用绳子牵着。

    它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不多时绳子就打结。

    一手将小棕熊们提回来,张阳耐心地将打结的绳子解开。

    本来这种活是小武和徐慧做的,不过她们俩人今天身体不舒服,媳妇正照顾着,两个小丫头比之前两年长高了不少。

    张阳盘腿坐在地上,解着打结的绳子,好不容易要解开了,三两只熊在绳子间一钻,再次凌乱。

    一个人熘五头熊果然很麻烦。

    这些小奶熊不像寻常的家养狗这般听话,因为它们没有被熘的习惯,不会跟着主人走。

    张阳凶狠地将绳子都拧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一根粗麻绳,这样这五头小奶熊便不能乱跑了。

    干脆拽着它们一路走。

    见上官仪正在与一人谈着话,那人说完话语之后便离开了。

    “上官兄,为何面色犯难?”

    他声声叹息,走回来道:“何必大哥离开长安城了。”

    张阳用牵着绳子的手挠了挠头,那几只小奶熊也被提熘在半空中。

    随着主人的手放下,几只小奶熊的脚掌终于落地了,漆黑的小眼珠子东张西望,好似受到了惊吓,一个个抱着主人的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