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赵军首胜-《长平长平》
第(2/3)页
赵括似乎明了他们的心思,道:“军不严则不立。君等所难,孤愿代行之!愿诸君传吾令:”父子同在的,父免;兄弟同在者,兄免;家独子免!其余,旦日皆战!“
在赵括的督促下,各军官回营整顿士卒。
按照编制,一营有一百盾牌兵,二百戟兵,一百矛兵和一百弓箭兵。其中盾牌兵和矛兵都需挑选身强力壮者担任,弓箭兵则由善射者担任,戟兵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是杂兵。但在长平,弓箭不足,弓箭兵都拿起戟甚至棍,当起了杂兵。持盾和持矛都是很费体力的,他们通常能比杂兵的口粮定量多一些。而这二十个营,能按这种编制组织的几乎没有,大部分都只能算是杂兵,能胜任盾牌兵和矛兵的不足两千人,如果按常规战术,他们这一万人只能组织起一千人宽的正面。赵括道:”彼秦人亦无弓箭,但以戟兵战可也。“于是,明天的作战就派出五千还算正规的一千盾牌兵、一千矛兵、三千戟兵,以及五千完全由戟兵组成的兵阵。
这里的整训花了不少时间。在淘汰了老弱和父兄后,真正的戟兵阵只剩下三千人。赵括他们议定了作战的出击方案。
出南边出来,赵括又转向北边,这里有宽阔的山谷,两侧并不险峻的山峦,是一个良好的战场;无论是谁占领了一侧的山脊,就对山谷中的军队构成压倒的优势。这一特点,使得双方都不敢在这一带用兵。不过赵括有时想,如果从这里派一支奇兵袭击高都,是不是有可能得手呢?但他并不敢轻易尝试,这么做风险太大了!
由于在南边营栅内整军时间较长,赵括没有巡视到石城,而是提前下山,巡视安置在山谷中的营地。从这里曲里拐弯回去,这一夜大约巡视了一百多个营。回到大帐已经是半夜。赵括合衣倒下,酣然入睡。
次日进来点军毕,赵括宣布,昨天作战有功的三千赵卒起为督战,凡作战畏缩不前的,准其阵斩之!诸将听闻设立了督战,脸色变更,都知道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赵括将三千督战队带到南面的营栅前,沿山列好阵势。这些士卒本来就是善战之士,又得到督战的指示,自然气势如虹,阵型列得格外整齐。
旗鼓就设在壁垒上,八千准备出城作战的士兵绷紧了脸,写满了紧张。一声鼓响,十名旗手冲出营栅,立定旗门,十营正兵一涌而出,立好阵势。
对面的秦军五千部队已经列好阵势,正自向前压过来。这一次,赵军没有退兵,在列阵完毕后,当秦军进到百步之内时,也勇敢地迎上去,发出猛烈的撞击声。九个营依次接敌,各各撞击,被戟矛刺中受伤的人数迅速增加。但这一次,他们没有补充,而是聚集在中营的旁边,自行裹伤。
当九个营都被撞击散乱,正在整队时,营栅内三千戟兵突然涌出,他们基本不成行列,高举着戟,狂呼着冲杀过来。正在后面整队的秦军见状,也就招呼着同伴散乱着冲杀上去,形成乱战。这时,谁能形成局部以多打少,就能占便宜;陷入以少打多,则会吃亏。但总的来说,秦军比较协作,经常十来个人自发组成一个战斗小组,去围杀落单的赵军。赵军吃了几次亏,学了乖,也集成几十上百人的大集团,不让秦军有围杀的机会。而这时,溃散的赵军整好队伍,重新投入战场。而秦军由于陷入了混战,耽误了整队,明显陷入不利。秦军只得鸣钟,将秦军收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