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祝织山之巅-《牧仙志》
第(2/3)页
“年代久远,无法追根溯源。”随着不断临近布道场,童征气息愈加内,气势却在节节攀升。
童征忽然来了耐心,跟道牧娓娓道来。关于祝织山的形成自不必说,有人说自开天辟地以来,祝织山作为织女星的根骨,就已存在,这毫无争议。
山巅世界却有不同的讲法,有人说这山巅世界本就随着祝织山一起浑然天成。也有人说织女星天地初开,整个古星一片荒凉,毫无生机。
一代织女自仙庭莅临,为这一个荒凉古星种出一片生机,祝织山的山巅世界也被一代织女用无上仙术带来生机,并以此作为道场。
也有人说祝织山之巅,本是一片生命禁区,这里位居苍空,罡风凛冽肆虐,温度冰寒积雪,就如同一代织女的心境一样。
不知过了多少年,织女星各类生灵齐放,亿万生灵争鸣。百教千门万道蒸蒸日上,道不同不相为谋。
百教千门万道皆为争夺正统之名,占据祝织山这方圣地,开启无休止的杀戮,整个织女星生灵涂炭。
暴涨的亡灵导致阴间所有枉死城都无处安放,枉死鬼魂怨气冲天,响彻整个织女星的天地。冤鬼成灾,泛滥作怪,怨气浓烈成云,怨声载道化作血雷。
祝织山之巅上闭关的织女被大灾变惊醒,她织出彩云将怨云净化,画出天雷将血雷吞噬,两袖挥出春风,将成灾的冤鬼,送入轮回。
她下到阴间,连同阎王一起点化鬼神,完善阴司。她再回阳间,开创祝织山脉承,将百教千门万道,尽数纳入祝织山,并点化教主、门主、道主从此为山主。
织女每百年讲一年织天仙道,每千年讲十年补天经义。
在织女要将十年补天经义在之时,牵牛星飞升上来的一个放牛娃,匆匆赶至。正巧碰上要封锁的道场,牛郎从缝中穿进去。
牛郎与织女目目相对,牛郎面色古怪,织女面结寒霜。气氛尴尬十数息,织女冷声让牛郎找个蒲团坐下。
自那以后,祝织山之巅的坚冰开始融化,牛郎与织女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火热。
当祝织山彻底融化,牛郎牧道有成,他用尽浑身解数,将祝织山之巅这个生命禁区,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天空森林。
这一片森林没有名字,或者名字只在他们两人之间,毕竟这是他们定情的象征。
也有人说,并不是牛郎一人之功,其中大半功劳要数织女。
也有人说,并不是牛郎将不毛之地的山巅变得生机盎然,而是织女自己觉得山巅颇为无趣,便用无上仙术,让这个山巅有了生机。
道牧听到这不禁诧异,织女是如何能够办得到?
无论山巅密林是如何形成的,都跟祝织山是不是一棵树没有冲突。可是祝织山是一棵树,却太过匪夷所思。
“道牧!”童征声音平淡,如平常两人当面言语,传至道牧耳中却响如天雷。
道牧从失神中回到现实,发现自己已经临至布道场。铺天盖地的人气,沸腾吵杂的人声,都无法将那岁月的厚重气息掩盖,反倒因为人气和人声的衬托,显得布道场更鼓厚重,山巅密林钟灵毓秀。
“已经没有其他位置,你就坐那处吧。”童征指着布道场东方角落的一块青石,“传说牛郎当年就是坐在那块青石之上。”
道牧也没说什么,那处并不显眼,若不细看还以为是布道场范围之外,也正合了道牧的心意。
在周围人惊诧的目光之中,道牧坦然辞别童征,信步来到那块饭桌大小的天然方石。
方石上青苔茂密,绿油油,水露露,一眼看上去,就觉得要是坐上去,必然会一屁股湿透,风吹屁股凉。
道牧用手轻轻一按,绿色液体好似藤蔓挤出来的汁液,也散发着同样的味道,青涩苦味更加浓烈,香气也更沁人,余香就而不散,渗入肺腑。
一个难题摆在面前,若道牧垫上草蒲团,必然也会被汁液渗透,况且其他人都直接坐在石蒲团上。
若道牧将其烘干,必然会让气味弥漫布道场,他将万众瞩目,这并不符合道牧一向低调的性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