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进城-《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


    第(1/3)页

    因为夏始皇当年曾经考虑将长安作为都城,工部在此期间规划长安城布局,早早开始建筑皇城,各中央官员也在附近买好宅子,以至于最后虽然没有定都长安,但长安城的规模和繁荣程度不输京都。

    提及夏始皇最后选择京都的原因也很简单——北莽。

    当时摆在夏始皇面前的有三个选择,金陵、长安、京都。

    当时大夏还未稳定,南有南蛮不怀好意,北有北莽摩拳擦掌,长安不便,难以顾及两方,在金陵与京都之间,夏始皇选择了京都。

    无他,长安虽好,但关中因着地形,可供居住的区域有限,每年又常常雨水不足,发生旱灾和饥荒;金陵在南方,偏安一隅,周围多山,位置不变,更重要的是,金陵难出良马,不利骑兵发展,而北莽的骑兵最为优良;最后,京都位置易守难攻,又水运便利。

    但公认的夏始皇最终选择京都的原因,是为了震慑北莽。

    你不是想打吗?

    朕就在这里,你只要敢来就别想回去了。

    只不过英武如夏始皇,也无法想到在几百年后大夏会如此分崩离析,天子名存实亡,各路诸侯几乎就要把心思写在脸上。

    还有更多认为自己也能在将来的乱世分一杯羹的枭雄,正在民间收拢人才,积蓄力量,等着寻个时机自立为王。

    对此北莽十分乐意看到,表示:我不插手,你们继续。

    经过数百年洗礼的长安城墙泛出淡淡青色,两丈高的墙下站着一队进城的百姓。

    温瑜这次正儿八经地交路引进城,在守卫打量的视线中,通过安化门进城。

    从排队的百姓衣着神色来看,他们还没有受到战乱和饥荒的影响,各种人和车马装满了货物,货主眼神期待,希望这一趟可以赚取丰厚利润。

    进入城门后,是一条笔直的南北大街,宽度十多丈,足以并排跑多辆马车。

    温瑜很明显发现长安城和雁门城的区别,长安城每条路都直挺挺的,通过蔓延开的神识,从高处俯视来看,长安城的布局被横纵交错的宽敞街道分成“井”字形,又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坊市坐落其中。

    和修真界的凡人国度布局十分相似,给温瑜一种回到修真界的感觉。

    在城门口背面竖着一个大大的板子,上面一半的版图张贴了长安城内各有名店家的位置,另一半木板上是城内的各项公告和趣闻。

    最新一则墨迹还没干,内容是城外汇聚了不少流民,都说昨晚有仙人现世,府衙提醒城内居民出城注意,不要被流民伤到。

    温瑜看着公告隐晦表示城外流民的精神有些问题,让大家不要相信,忍不住勾起嘴角,这长安城的县令有点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