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他要走火枪流-《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第(2/3)页

    “大人,需要多少个人!”弯着腰给火炉添煤的王小旗忙询问道。

    “先搞一座,我先看看!

    至于,需要多少人?老王你看着办!

    还有,原料供应都充分,一天大概能出多少斤铁料!”

    赵雄询问道。

    王小旗沉思了一会儿,这会儿显出一个大师傅的神情。

    稍微严肃地答道:“启禀大人,按照现在村里的人手,只能堆起最小铁炉,一昼夜可出产300余斤。”

    “300余斤,啊!”

    赵雄是来自后世的工业时代的,以前他们乡的钢铁厂一炉,就是十几吨。

    着三百斤,太少了”。

    赵雄想象中如果发生战争,他要走火枪流,在家丁不多的情况下,用铁链反而比冷兵器时代用铁,下降了不少。

    最少他的家丁,大多数不需要全身披挂了!

    但是一天300斤太少了,还不如他从空间码头仓库里面,直接拿无缝钢管好了!

    但每天的,也就拿出跟自己重量差不多的无缝钢管,如果想大规模造枪的话,还是杯水车薪啊!

    赵雄看过他老爹给他留下来的杂记,知道此时,大康民营冶铁的规模和技术不仅比前代有巨大进步。

    也是当时世界最领先水平。

    同时以广东佛山镇为主,发展成为一个冶铁铸造中心,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工业化城市,各种冶铸工人在二三万人以上。

    而官营最大的遵化铁厂,人数最多时不过才5500人。

    福建漳州龙溪冶铁高炉一炉多至一千五百人。

    永平元年时期,山西夏县温峪山聚集开采铁矿者六七万人。

    现在民间使用的平炉体形比官炉大,通常情况一日夜可出铁10000斤,最高可日产生铁20000余斤。

    而且民间炼铁已使用活塞式鼓风机,结构功能与近代鼓风设备一致。

    国外使用活塞推动和压缩空气的鼓风器,那还是在第1次工业革命才使用的。

    使得生熟铁串联冶炼工艺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煤炭冶铁也有更大程度的推广。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