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喜事来时不逢单-《大华恩仇引》


    第(2/3)页

    周旭宽却并未依言去拿锦凳,执手对夏牧朝道:“王爷,不如我先和剑庭去偏厅?我与他尚有许多事要商议呢!”

    “去罢!”夏牧朝自无不允。他二人已走远,见梅远尘仍是站着,一脸不喜,轻斥道:“怎还站着?拿了锦凳来坐下罢!”待他依言坐了下来,乃笑谓他道:“说说罢,你们是如何成就这大华五十年最辉煌一战?”就将兵战损而言,此次大华折损了三万五千余,沙陀折损了六万三千余,大华虽是大胜,却算不得太过耀眼。最紧要的是,沙陀举半国之兵来袭,八倍之于宿州守军,最后却被迫无功而返,这是大华近两朝以来所未有的大捷。

    梅远尘把此间诸事大致与夏牧朝讲了一遍,却刻意把自己一概功劳全数推给了易麒麟、易布衣、徐定安等人。待他讲完,夏牧朝看着他,轻轻叹道:“唉,远尘,你们父子二人皆厚善淳正,实在是当世之中难得的一股清流。”显然,自有旁的甚么人对他奏报过梅远尘的诸多功劳。

    “你在此战中当记首功,你若想入仕,这正是个绝好的时机,便是请旨封你个三品参将亦不是难事。”夏牧朝紧紧看着他,问道:“你可想好了?”  

    大华官制,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寻常武举入仕,前三甲顶多也就是个正六品的詹事,依每次大考皆绩优升迁半阶算,做到三品的参将最快也要二十四年!而梅远尘凭着在此战之中的功劳,轻易便能跨过这二十几年的校考,的确算得上是个极难得的机会。

    “义父,孩儿尚年少,当以受学为先。况此战之中,徐将军及诸葛将军、易老前辈、易布衣大哥皆是大有功劳之人,更不消说那些已战死的将佐。我断不能他们抢功!”梅远尘未忘却父亲的教诲,正色答道。

    夏牧朝听了,脸色欣慰之色渐盛,笑道:“你能作此想,义父由衷欣喜。远尘,你日后的成就,当不在思源之下!哈哈!”他之所以笑,一是替他高兴,二是替爱女高兴,“此间诸事皆已暂歇,你便先回都城去罢!”

    “回都城?”梅远尘有些懵了,心下暗暗嘀咕:“现在回都城?爹尚在重伤休养中,这时倒真不想回去!”

    夏牧朝亦知自己此言确有些突兀,乃接着言道:“思源伤重,我早已知,昨日便遣随行太医先一步赶往宿州了,你大可不必顾虑。父皇上月向江湖各大门派发出了官牒,令他们六月初六前派人到都城皆刺杀令。很多门派接了官牒便遣人出发,此时都城已集聚了很不少的江湖人士。我此次出来,身负重责,随行带来了王府的大半精锐,此时王府正是空虚之时。如此敏感时期,都城鱼龙混杂,难保不会出甚么岔子。我知你武功之高,只怕不在梼杌之下,江湖上已少有敌手,正好回去协助承炫料理府上诸事!”

    王府十大贴身护卫中,梼杌、应声、穷奇、华方及饕餮五人此次皆随夏牧朝来了锦州,且两大护卫百夫卢剑庭、周旭宽亦皆领了两队府中亲卫同行,留在都城的护卫高手仅余獬豸、庆忌、浑敦、诸犍、重明五人及杜翀、褚忠。平时倒也无妨,但近来从召入城的江湖高手越来越多,敌我难分,夏牧朝实在担心有歹人趁机行不轨之事。

    “啊?竟有这事?我却半点也不知!”那日梅远尘得夏承炫告知薛宁家中遇袭伤亡惨重,情急之下,次日一早便领着真武观二十四位师兄、师侄及海棠出发往锦州赶来,当时朝廷诏令江湖门派的官牒尚未传出,是以他于此事毫不知晓。这时听义父说王府中高手已出来大半,现下仅獬豸等七人留守,而都城又不知涌入了多少高手,实在担忧不已。旁的几人武功如何,梅远尘并不清楚,但獬豸他却是大抵知道的,而獬豸是府上排第四的高手,在留守的五大护卫中仅次于庆忌,由此也已猜得到这七人的高低。“倘使上次在芮府出现的那黑衣人要对承炫、漪漪行歹事,只怕以獬豸几人的武功,实在难以抵挡!这...这...承炫、漪漪及义母他们,可实在是危险至极了啊!”

    “远尘,你不愿回去么?”夏牧朝见他似在思虑着,半晌也未答应,乃问道。经由芮如闵寿辰夜遇袭之事,他已知自己这个看似年少的义子武功竟比梼杌还要高些,实令他诧异不已。他来此间,现下最紧要之事便是拿下赵乾明,而此事,梅远尘其实是可有可无的。而王府中却正缺一个顶尖高手坐镇,两相一较,自然是让他回都城更为合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