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标和他的侍卫再次被他的这一波操作给震惊了。 他郑重其事道,“绝对不允许再有下次了!” “说说吧,你今日来是为了什么事儿来的?” 朱标长舒一口气,好在他没有拒绝。 “不知你对南北学子有什么看法!” 张牧之立刻明白了朱标的想法。 “你是想问如何教化北方学子,平衡南北。是不是接下来要在布局北方教化上下功夫!” 朱标听完他的话之后眼前一亮,“对对对,你太厉害了!一下子就说出了关键,真可谓是一针见血啊!” “这其实不难!” 张牧之道,“南方已经安定多年,北方才刚刚平定不久!再加上自古以来,南方的书卷气就比北方浓重,所以分析出用意并不难!” “那你觉得如何做才能在教化上做到南北平衡呢?” “南北教化差异由来已久,南方生活容易,吃饱喝足之后自然就想着读书!” “而北方气候相较恶劣,再加上战乱的影响人们大多注重生活。” “在北方孩子们也算是家里的劳力,当他们为填饱肚子而奔波时,若是有人出去读书,无疑给家里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那该怎么做?”朱标听的津津有味,十分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那就要看朝廷想要在北方教化上布局的初衷是什么!” 朱标喃喃道,“大明初建,百废待兴!长期的战乱动荡,朝廷急需一些人才来填补各地的空缺。” “你看你这不是明白嘛!”张牧之道,“朝廷缺人,北方百姓缺钱粮,你说怎么办?” “从北方选一些国子生,然后给他们供给衣食?” “很好,你看这不就出来了吗?”张牧之道,“不过这只是第一步!” “还有第二步?”朱标好奇道。 “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之后,等他们学成之后呢?” 朱标恍然大悟,“把他们派到各地,再从各地选!”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人才缺失的问题。还让北方的百姓知道有这样一个好处,他们也愿意让孩子读书,万一被选拔上了,那可就……” “孺子可教啊!”张牧之拍拍他的肩膀道,“这下明白了?” “我回去就把这些告诉太子殿下!”朱标道。 “朱寿大哥,你跟太子殿下关系好吗?”张牧之好奇道。 “好啊!太子殿下人很好的,我们关系也很好!” 就在朱标低头拿茶杯的时候,张牧之又把礼物拿了回来。 朱标和他的侍卫又惊呆了,这一波三折,他们搞不懂张牧之要干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