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本乱作一团的大殿上,经过他这一嗓子吼出去,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起身,瞪了一眼侍候在一旁的司礼太监。 他伸腿一脚踹在了司礼太监身上,“还不快去叫御医来!” 司礼太监赶紧爬起来踉踉跄跄的的跑了出去! 等到御医将胡惟庸抬走的时候,奉天殿里再次恢复了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 朱元璋在大殿上夸夸其谈,众臣子乐在其中的拍着马屁。 只有此刻躺在床上的胡惟庸感觉,自己不该在床上,他应该在床底。 “陛下,不知这方子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啊?” “什么能工巧匠,能工巧匠能发现,应该叫大才!” …… 朝臣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好了,好了!”朱元璋摆摆手道,“咱说出来诸位可能不信,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所发明的法子!” “嘶!十六岁!” 不少大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太令人吃惊了! “咱也不是贪功的人,让糖霜价格亲民的想法也是这位少年提出来的!”朱元璋。 “小小年纪就知道心怀黎民百姓,此子乃可造之才啊!” “是啊,陛下!” “好好培养,假以时日说不定又是一个堪比鲁班的人物!” “诸位爱卿倒是把他夸上天了!”朱元璋道,“此子性情顽劣,与诸位口中所言简直是大相径庭!” …… “好了,无事退朝!”朱元璋主动离开,缓解了文武百官的尴尬。 早朝过后,很快这一道旨意就被贴在了各个衙门的公示栏上。 王单看到告示之后,十分高兴的跟张牧之汇报了这件事。 这次制糖虽然没有大赚特赚,也赚了不少。 胡惟庸一口吃下的白糖,现在全部砸在自己手里了。 现在朝廷出了制度,而且正常情况下红糖的价格不会莫名其妙的涨起来,所以胡惟庸只能低价挥泪甩卖! 太医院里,昏厥过去的胡惟庸终于醒了。 不过现在胡惟庸嘴歪着,口水不停的往外流。 御医说这是中风的症状,需要静养会慢慢好起来。 几家欢喜几家愁,另一头失踪多天的王单再次出现在了王记铺子面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