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巨大阴谋-《厦鼓风云》


    第(2/3)页

    这天,夜晚降临,明月高照的静悄悄的街道,突然被慌乱奔走着的军靴脚步声扰乱了,惊醒了无数早睡人的夜梦。不用说,是日本人又在岛上偷偷实施抓捕行动了,负责公共租界安全的工部局对日本人也是忌惮的,因此对他们的抓捕行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过多的干涉和对抗。

    在混乱之中,一个黑影悄悄钻进了在鼓浪屿法租界5号,她看了看小洋楼上的窗户上依旧放着一盆天竺葵,她知道这里是安全的,这才踏进了小洋楼里。

    那个黑影轻轻地有规律地叩击着房门,刘子风仔细听了听,才把房门打开,让黑影走进来。

    刘子风忙问:“外面出了什么事?”

    “日本特务又在抓捕抗日人士,他们气焰太嚣张了,连英法美都不放在眼里了。”黑影生气地说。

    “快跟我来。”

    刘子风向外面看了看,又关上大门,带着黑影快步登上二楼。在二楼上,黑影脱掉外行衣,露出纤细的身材和一头秀发,原来是汪萍。

    汪萍从手包里拿出一个纸包来,急忙说:“这是你要的东西。”

    刘子风急忙将一杯水递过去,又小心地接过纸包,打开来原来是几张照片。他拿着照片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汪萍想尽办法才搞到的,她为此一定冒了很大的风险、费了很大的周折。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感动和敬佩来。

    “快打开来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汪萍催促道。

    刘子风听了急忙拧亮电灯,将几张照片摊放在桌子上,仔细地端详着。

    第一张是郑大姐的照片,旁边写着:“郑桂萍,36岁,祖籍福建龙溪人,3岁时随养母侨居吉隆坡,14岁回国,就读于厦门集美中学,后因家贫中途辍学。在厦门她参加了“抗日救亡青年团”,厦门沦陷后,她又自愿到“鼓浪屿各届联合救济会”工作,积极开展难民救济工作。”

    而另一幅图片则是庆芳的照片,旁边有注释并不多:刘庆芳,出生于上海南汇的一个小渔村,曾就读于大同中学、双十中学,中学毕业后在厦门师范义务小学教书,尔后考入厦门大学。在校期间,在厦门《江声报》发表处女作《远方》,在厦门沦陷前中途辍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