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黄叔叔,那可是常遇春家的公子,未来的国公,你可不要冲动?” 朱元璋愣住,旋即想到自己目前的身份,猛然惊醒。 不过他回过神,却用诡异的目光望着张异。 “你怎么知道,常茂会是未来的国公?” 洪武元年,皇帝尚未封功臣,他连封赏功臣的名单也只是草拟,这份名单也只有他和朱标看过。 这位七岁少年,如何能得知常茂的身份,还一语道破他未来的际遇? 张异眼神闪躲,说: “都知道他是常遇春家的孩子,可不就是未来的国公吗?谁不知道咱们大明有两大军神,徐达和常遇春,这二人必然是封公之人?” “为什么不是封王?” 老朱可不是这么容易忽悠的人,开口询问张异,张异嘿嘿笑: “就如我家的天师之名陛下都容不下,他怎么会容得下异姓亲王?” 老朱神色动容,张异这句话确实说到他心坎里。 前朝对于亲王的封赏并不太严格,异姓王爷多了去了,比较著名的例子,那就是北元那位战神王保保,就被册封成齐王。 虽然皇帝尚未大封功臣,可是关于朱元璋这些老兄弟的封赏朝堂中多有猜测。 其中李善长、徐达和常遇春这三人,已经是公认的王侯人选。 老朱掌握检校,自然知道百官私下的议论。 其实这种猜测很正常,大明的官制沿用了前朝,这封赏大家猜他按照旧例是自然而然。 可是朱元璋心里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是个对权利看得很重的人,也对名分很是在意。 张天师这个名号,从汉代开始张家人叫到今天几百年,也没见过哪个皇帝把它当回事,而老朱却咬文嚼字,就是要撸掉你的名分。 这其中的原因和他不允许活着的异姓王存在是一个道理。 他有心结,这个心结朱标都未必知道。 可是,张异却轻轻松松看破他的底线,这让皇帝杀心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