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近真相-《天下寻珍》
第(2/3)页
向北寒问道。
“行啊!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摘下来,我都带了有差不多十年了。那时候也没有现在胖……嗯!啊!哎呦妈呀!还行,没胖多少。”
付红霞一边退镯子,一边叨咕着。别说,没费多大劲儿就把那只犀角镯子退了下来。
向北寒双手接过那只黝黑、油亮的镯子。用手颠了颠,有些压手感,但不强烈。然后又举起来迎着光看了一下。在强光的照射下,镯子的边缘映出了殷红的色泽。
表面密布着纵向的直丝纹,犹如甘蔗的丝纹。在镯子相对立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一条浅浅的筋脉痕迹。
“这是‘天沟地岗’(亚洲犀角底盘的造型为马蹄形,角的前端有一条浅浅的纵向凹槽,后端有一楞凸起的筋脉,称之为‘天沟地岗’),是亚洲犀牛角没错了。”
向北寒做出了初步的判断。
紧接着又开始仔细观察起镯子上雕刻的纹饰。沿镯子外径,雕刻的是“凤穿牡丹”,寓意着富贵吉祥。从雕工看应该是清请中期嘉庆道光本朝的做工。
虽然向北寒对珠宝玉器的鉴定知识很匮乏,但对象牙、犀牛角等材质却很熟悉。郑爷爷家里就珍藏着他搜集来准备配药的各种犀角、象牙制品,准备做药材。当然了,这些都是民国以前的东西,建国后不,国家就立法明令禁止出售、买卖犀牛角、象牙、玳瑁等,野生动物制品了。
看到这里,向北寒淡淡一笑,把这只亚洲犀牛角雕琢而成的镯子递还给了付红霞,说道:“阿姨!您刚才说这是一只玛瑙的手镯,是不对的。它的材质是犀牛角的,确切地说是亚洲犀牛角。虽然现在不允许买卖犀角制品,但按照市场的估价,三千块一克的话,您这只镯子应该十万出头了。”
“十万?这么值钱吗?”
听了向北寒的话,付红霞有些难以置信的问了一句。
“这还是我的保守估计。也只是犀牛角本身的价值,还没有把历史文化价值估算进去。这是一只清朝嘉庆道光时期的镯子,雕工非常的精湛,看上去应该是官造的。如果真的是官造,那市场价值过三十万轻松。”
“阿姨!您能告诉我这只镯子是哪里得来的吗?”
向北寒谨慎地问了一句。
“咳!有什么不能说的。这是我婆婆留给我的,应该是前婆婆了。”
说话的语气中带着豪气,也掺杂着落寞。
“对不起!阿姨!我不是有意的。”
向北寒赶紧道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