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新对身边庄客道:“去问问汤隆没有时间,若是不忙时叫他过来。” 没多久便见一身烟火气的汤隆从外头走了进来。 看见孙新手上拿着栾廷玉和鲁智深写的那份报告时,都不用问就道:“庄主是想问火枪的事吧?” 孙新点点头:“你觉得咱们的火枪能领先其他地方多久?” 汤隆很不乐观的摇头,“顶多能够领先两年时间,这还是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如果是咱们真的在这天下打出更大的名声,人家着意的模仿,哪怕是多出些工本,用咱们两三倍的价钱堆材料,如何不是能做出来的?” 这也是之前孙新最害怕的地方,这种最后最原始的线膛枪并没有那么强的技术门槛,要说最难的一步就是从无到有把枪制造出来的这么一个过程,现在一把线膛枪都已经摆在人家面前了,不会从零到有的制造,难道还不会抄吗? 关键这东西不难抄,想要在外销市场上和孙新比孙新自信他们是做不到,毕竟材料研究的这些花费不是白出的,但如果人家就追求一个一比一的模仿出来,那成本还真不怎么高。 哪怕做出的枪不耐用,但只要能够正常的发射十发子弹,那打一场战争也就够了。 真碰上了这样的对手,自己的枪哪怕再防着也没意义。 孙新又看了一眼那栾廷玉和鲁智深打下来的报告,终于对满脸期待的汤隆说道:“那咱们就研制盂形弹吧。” 早就在等这句话的汤隆瞬间脸上挂出了欣喜的神色。 之前孙新就跟他讨论过火枪发展的趋势,汤隆也不知孙新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但是再三思索后也觉得孙新讲得十分有道理。 火枪的科技树要一步步爬,他们现在已经走过了火绳枪和滑膛枪的阶段,装备了制式的燧发线膛枪,再接下来就自然是米尼盂形弹了。 定装子弹孙新就算他能做出雷汞,但也没有生产子弹壳的工艺,这几十年内估计是不要指望了。 即使是米尼弹的研究,在两人仔细分析之后也发现是一个不比铸造青铜火炮更简单的大坑。 “之前铸造那几门炮花了超过一千贯,这盂形弹要多少?” “关键是要实验膛线的加工技术,盂形弹和膛线贴合太紧,用咱们现在的技术步枪打不了几发膛线就没了。少说也要花上一千贯才可能定型生产。” 孙新点点头,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期,于是道:“你先把预计要的钱算下来,明天给我看看,然后就到乐和那里批吧,不用太委屈自己,搞就搞好。” 汤隆满脸喜色,他早就想研究这玩意儿了,只不过孙新一直是囊中羞涩,不愿意给钱,现在终于是开口同意。 除了感激栾廷玉和鲁智深上了这么一个报告之余,汤隆心中更是好奇,昨天吃酒时乐和和武松虽然支支吾吾的,但也可以看出说孙新这一次出去该是挣了不少钱。 他们原本猜测也就是在七八千贯的样子。可现在一千多贯一下就批出来了,那挣回来的数额肯定远超七八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