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在众人吵闹之时又出来一个文书打扮的人,那个人拿着小木片给个人手上发放,说是木片上有一二三四的号数,叫了号才能进去。 老陈也连忙去接了一个号码,看看却是五十四号。 着急的等了一炷香时间,老陈渐渐的随着队伍走到了前面,看着旁边的基干民兵有些犯怵。 这些民兵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受益于孙家庄这三四年的发展,这些小伙子饮食上都不缺,个顶个的健壮,居然比老陈这河北大汉还要高上半个头去,拿着哨棒站在那里就有威慑力。 “五十四号,五十四号进来!” 听到声音老陈连忙便进去了,他之前从没有和监理会银行打过交道,甚至交给监理会里头的投资款也都是由监事上门去要的。 第一次走进银行,看见那窗明几净的模样心中就犯怵,仿佛来到了什么衙门一般。 倒是那银行柜台上坐着的年轻人笑容盈盈,见到老陈时还叫了一声:“这不是陈大叔?” 老陈反应了半天才认出来。 “是王项不是?” 王项点点头。 原来这柜员是以前老陈的邻居,他爹是最早一批来孙家庄做庄客的,几年前,他爹还是老陈他们那个小队的副监事,后来听说是调到牟平县的监理会做监事去了,一家也搬离了原本的地方。 没想到以前还是流着鼻涕到处跑的小孩现在已经斯斯文文的,做了个银行的文书。 见到了熟人,老陈总算安心一些,连忙说道:“这票子快给叔兑出来!” 王项接过票子看了一看,又点清楚,二话不说便叫人到后面去拿钱。 很快一大托盘足足七百个大钱,便被拿了出来。 老陈仔细掂量那钱的重量,王项问道:“叔,若是没错的话,我便叫下一个了。” 老陈点点头却没走,王项看他样子,指指旁边的公平秤:“那边有秤子,若是不好数时可以到那边去称量。” 老陈眼前一亮,连忙端着木盘到一旁的称上,那边也有银行工作人员帮忙他,这个秤也是专门为兑换现金准备的,没有固定砝码,而是拿出十枚铜钱做砝码,然后用杆秤去称这些钱的总数量。 最后称出来的数量是六百九十多枚,这让老陈颇为高兴。 一串钱理论上是一百枚,但是实际流通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有的钱在使用中会碎掉,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们会偷偷把一串钱中的几枚铜钱解下来,当大笔交易时谁也不可能一枚一枚的去数,时间一长市面上基本就没有一百枚的一串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