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通过武松的渠道监理会知道梁山现在也是进行了部分火器化改革,组织起了火枪兵,据说使用的是非常劣质的仿制版滑膛枪。 滑膛枪的流出是必然的,这一点孙新早就猜到了,这时他也只能庆幸自己列装米尼步枪的速度足够快,到现在还能维持和梁山之间的技术代差。 据消息说是凉山那边的火枪装备也不多,并且梁山的土匪还不太熟悉用火器作战,但是孙新能够预感到这场战肯定不会好打。 更何况近代军队是一个体系,并不是靠几支洋枪队就能够组织起足够战斗力来的。 曾索只是训练出了一只千人的火枪兵,没有骑兵和炮兵的配合,甚至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去大规模的生产铁丝网,单单火枪兵在战场上的局限非常大。 至于上战场之后想要依靠官军去掩护他的侧翼,就凭这几天孙新在青州城内看到的禁军和外地精锐厢军们的做派几乎可以肯定是不可能的。 更大概率的可能性是官军会要曾索去消耗人命为官军前进做炮灰。 “要知道官军可不好相处呀。”孙新老实的对曾大官说。 曾大官脸上有些尴尬,自家的三儿子一直想要反抗孙新这件事情他是站中立的立场。 他能感觉到孙新的眼界和实力远在他们之上,对于自己好不容易创下的家业可能会被这個女婿掌控,曾大官心中当然有所不甘,可是他却又不敢和孙新闹坏了关系,相反还十分重视和孙新这一层翁婿之情。 与此同时对于曾索的行为他也是默默支持,亲眼看着当日万分不服气的曾索一步步从曾头市的监理会中挖掘人才,利用当过护保军的庄客训练出了这样一支队伍,曾大官心中也对自己这个有能力的儿子相当自豪。 这一次曾索决心趁着大战的机会为曾头市扬名,曾大官一方面担心三儿子的安危,另一方面却也是觉得三儿子能有这番志气实在难忍可贵。 孙新并没有太过生气的样子,而是直接说出了这计划可行性不高,曾大官犹豫一会儿问道:“真就没有一点机会?” 孙新没有直接回答,对曾大官说:“若是我来做,第一步该是先在曾头市周围剿匪,把周围的庄子全都团结起来再徐徐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听到孙新这么说,曾大官先是惊讶,接着则是默然不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