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定情信物-《大遂宁》


    第(1/3)页

    黑云压顶,电闪雷鸣,那闪电又长又亮,几乎将天空撕一道口子。

    雨就从那道口子里倾泻下来,如今越下越大了,青城上千间民宅全落雨里,隐了踪迹,连屋脊都看不见了。

    宫道上的水滴有豆子大。

    穿宫服的婢女迈着碎步跑远了,一地的水花。

    养心殿的檐角“哗哗”落水,小太监赶紧将厚毯子铺好,免得雨水滑了皇帝的脚。

    皇帝一身素服,束手立在养心殿偏殿窗下,几个臣子垂手站在屋檐下,几个人的声音不大,似乎是在说什么灾民的事。

    皇帝眉头紧锁,听臣子在那儿汇报,许久他都不曾说话,直到周大人带着相遂宁过去,皇帝看到他们二人,有些意外,让其它几个臣子先散了,自己去长案后的椅上坐着,喝了口小太监递上来的茶,将面前堆积的折子往边上推了推。

    “都坐吧。”皇上话音一落,就有小太监端了凳子过来,周大人跟相遂宁行了礼方坐下。

    “最近那些灾民的事让人很头疼,灾民也是朕之子民,可这么些灾民往青城涌,怕是会有动乱。”皇上忧心忡忡。

    雨水在养心殿的屋脊上炸开,能听到清脆的水滴声,远远的,还能听到乌鸦拍打着翅膀的声音,那声音从大雨里传来,又深又重。

    空气真潮啊,潮的人眼睛里都雾蒙蒙的。

    相遂宁掏出小手帕,轻轻揩揩睫毛,睫毛上挂了水珠,连养心殿上端坐的皇帝都看不清了。

    皇帝说灾民的事,像是询问意见,又像是自言自语。

    周大人揩揩额头,却不敢接话。

    灾民的事让皇帝头痛,他怎么敢在这问题上置喙,万一说不对,皇帝正愁没地方撒火呢,可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一时无话。

    雨越来越急,养心殿门口的台阶水花飞溅,不远处的花经大风一吹,暴雨一淋,纷纷低下头去,有一些,竟直接折了掉在青石板上。

    一时间大雨簌簌,花落纷纷,穿青衣的婢女梳着留仙髻闪身钻进雨里不见了,那衣裳的颜色,像是一抹油彩浸在了画布上。

    养心殿的沙漏一刻不停,那沙漏就摆在皇上身边的长案上,透过沙漏,能看到皇帝的黑眼圈,想必他也没睡好。

    “你们来,自然是常公公的事有着落了。”

    “是。”周大人赶紧起身,双手一拱就要跪下。

    “坐着回话吧。”皇帝喝了口茶水润润:“朕本想着,如果你查不出这幕后凶手,朕便让大理寺的人插手一番,不过你还算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谢皇上夸奖。”

    “凶手可抓到了?为何杀常公公?”

    周大人本想从聂老爷家的白二、白四说起,可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皇帝听了大抵会打瞌睡吧?弯弯绕绕的,皇帝日理万机,自己没有时间听他啰嗦,还是讲重点的好。

    周大人正了正嗓子,将八喜如何杀常公公,如何嫁祸于人的事说了。

    皇上听后久久不语。

    那个八喜,瘦的很,以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常公公提拔了他几回,让他去给皇宫的乌鸦投食。给乌鸦投食是一份神圣的活计,不是谁都可以做的,让八喜做,是很大的荣耀了。

    后来常公公又时常让他到养心殿露脸,皇上干脆让他到养心殿奉茶。

    八喜的茶艺是常公公亲手教的,常公公又伺候了皇帝几十年,按道理,茶的冷热,多少,茶叶的好坏,茶叶的年份,泡水的时间,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他该留意才对,可八喜到养心殿不久,就犯了好几回错。

    一次把茶弄洒了,洒到了皇上的奏折上,一次茶水太凉,皇帝肠胃经不住寒凉,喝了以后肚子咕噜了半天。还有一次,他在皇帝身后掌扇,摇着摇着,竟打起了瞌睡,扇子从他手里飞出来,飞到皇帝脖子里,吓得皇帝只当是刺客来了,还闹了一场误会。

    若换成虽的小太监,十个八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可念着常公公的情份,又知道常公公属意于八喜,从来拿他当亲儿子对待。皇帝便也不多说什么,只不过不痛不痒的呵斥几句,或者随便罚他去扫扫落叶也就过去了。

    才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太监竟然杀了常公公。

    皇帝面上虽无甚波动,心里却着实吃了一惊。

    这样一个人在他身边伺候,岂不是敢杀君?

    “八喜呢?可否关进你府尹大人的牢里了?”

    “是在牢里。”

    “好好审审,看他还有什么能吐的,得吐干净了才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