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盘将国-《大遂宁》


    第(3/3)页

    相遂宁在记忆里努力搜索关于瘟疫的事。

    史书记载,盘将国时期,距离宣国建国六百年,那时新帝登基,京都突发瘟疫,三日之内,京都的人死了一半,差不多全部的鸡鸭鹅都蹬了腿儿,硬梆梆地躺在圈里不能动弹了。

    三日之后,瘟疫从京都向外扩散,先是临近京都的几个州府,接着是更远的州府,不到半个月,整个盘将国几乎染遍,死去的人先是过半,后来死者八九,留存的人仅余二成,连军营的人都不能幸免。

    诺大的盘将国本来人口充足,物产丰富,一场瘟疫,使得人烟稀少,剩余的这些人多流离失所,或是失去至亲只剩孤家寡人。

    又过了一个月,边垂小国铁骑乘虚而入,盘将国竟凑不足一支完整的军队抵抗。

    最后,边垂小国活捉了盘将国皇帝,逼迫他上吊自尽,而后走到幕前主了政。

    一场瘟疫,毁了一个盘将国。

    而在上一世的记忆里,宣国也有一场瘟疫。

    那是宣国十八年,离青城很远的一个山村,据说老鼠横行,逮也逮不完,又有连阴的雨下了一个多月,大雨冲塌了房舍,砸死了好几个人,老鼠叮咬了尸体,又趁人睡着到处撕咬,再后来,就爆发了一场鼠疫。

    山村的人暴躁不安,不停地咳嗽,咳嗽的上气不接下气,吐出来的血有半个手掌大。

    开始是少数人,后来是整个山村的人,再后来去山村里卖货的货郎也得上了,死在回城的马车上。

    这事传到青城,皇帝召集臣工想了两天的主意。

    再远再偏僻,也是自己的子民,不可不管。

    皇帝下令,给州府拨发了银两,采购了一批上好的药材送到山村,让他们自己熬药喝,然后把通往山村的路全部封死,外围有士兵看守,谁若不好好在山村喝药治病敢出来乱跑,杀无赦。

    并没有人跑出来。

    药材还是按时隔着土墙往山村扔。

    一开始有人捡,后来再没人捡了。

    山村的人死绝了。

    直到往后二十年,那处山村都如死城。

    那个山村离宣国很远,远的坐五天五夜的马车也未必能到。

    所以这个消息,相遂宁这种闺阁女儿本不会知道的。

    是皇帝召了相大英去,连夜的商量对策,相老夫人担心,仔细的盘问了相大英一番,相大英才说出来的。

    那次的瘟疫,因为皇帝的决绝,处置的干净利索,所以并没有向外扩散。

    青城的人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两年多了。

    陆太医是饱读典籍的博学之士,他的判断一般不假。

    难道自己真得了瘟疫?

    如果是这样,那自己是被别人传染的,还是自己就是源头?

    如果是别人传染的,尚有活路。

    如果自己就是源头,相府里的人岂不是很危险?

    如果这事传出去,皇帝会不会让她这个源头祭天?

    就像上一世皇帝对待那个小山村一样,整个小山村都可以牺牲,何况她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还年轻。

    尚未婚配。

    不曾觅得良人。

    不曾孝敬长辈。

    不曾生儿育女。

    不想死。

    最后一句是关键。

    相遂宁脸上笼罩的那团黑气渐渐散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满脸的苍白。

    甚至,她的手心有些湿了。

    陆御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你放心好了,我会替你保密的。”

    相遂宁正要谢他,不料陆御直接拍了大腿:“完了。”

    “怎么了?”

    “前两日我爹说你的病棘手,他见也未见,匆匆提着药箱进了宫,说要跟几位太医磋商磋商,这一磋商,不就把你卖了吗?恐怕这会儿宫里已经在传你得瘟疫的事了。”

    这个消息无疑是很上头的啊。

    知道陆太医在饱读典籍,开方子很快,他的嘴也这么快吗?

    如果宫中得知她相遂宁得了瘟疫,那她还活得下去吗?皇帝的四十米大刀已经抽出来了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