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贴身之物-《大遂宁》
第(2/3)页
大伙能依据的,只有靠自己的经验发挥,或者翻看以前的药书典籍。
至于有没有用,有几成作用,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病人对生存的渴望,那期盼的眼神,对于活的奢望,让陆御不敢去直视。
可照实回答,对病人养病又无益。
陆御只能模棱两可:“你只管养病,给你们治病,是我们医者的责任,我们一定会尽力的。”
“如果我死了,我的婆娘跟那一窝孩子可怎么办呢……咳咳咳……若我死了,我那婆娘虽有几分姿色,可拖着这么些孩子,谁还肯娶她过门?说起来我那几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投胎到我家来是着实委屈的,陆大夫你知道吗,我的小儿子今年才一岁半,可是已经能跑得很稳了,我去码头上挑一天的货,回去的时候,他早已经站在门口等我了,远远的看到了我,就一路小跑跳到我怀里,我就把他放在筐子里挑回家,顺便把怀里捎回来的炊饼掰一点儿塞他手里,他就一边吃炊饼,一边叫爹爹,叫一路。陆大夫你有孩子吗?”
额。
陆御揉了揉鼻子:“我……尚……没有。”
“你身边这位是你的意中人吧?”病人挤出一抹笑。
相遂宁尴尬,正欲解释,陆御小声道:“病人也不容易,就由着他们说吧。”
病人有理。
不好反驳。
相遂宁陪了一个笑脸。
病人无比羡慕地道:“青春年少,青梅竹马,真是让人羡慕,当初我婆娘也是从小跟我订的娃娃亲,我发誓要让她过好日子,可惜,我没什么谋生的手艺,干的净是些粗活,可她也没有嫌弃我,如果这次我不死,如果我还能活着,我一定好好干活,好好的挣钱,让我婆娘跟孩子过上好日子,下次再从码头回家,除了带炊饼,再给孩子带一块牛肉。”
“你这样想很好。活下去就是希望。”
“陆大夫,我会努力活着的,我爹娘死得早,我背后无人,不敢倒下,我那一家子还靠我养,所以我一定要好起来。”
“你叫什么?”陆御跟相遂宁异口同声。
“我叫王章,在家排老三,码头上大伙都叫我脏三儿。”
“王章,你先歇一会儿,我们出去一趟,你有胃口吗?是否想吃东西?”
别的病人喝了药都昏昏沉沉的躺过去了,话也没一句,更不要提吃东西,这个王章强忍着恶心道:“如果一个人不吃东西,身体就会越来越弱吧,为了我的家人孩子我也要吃,我想吃炊饼,带芝麻那种甜炊饼。”
“好,一会儿带回来给你。”
陆御跟相遂宁走出民安堂,交待六伞跟明珠不必跟着,留他们在民安堂,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也好有个照应。
民安堂的药材储备已经不够了。
平素民安堂里的药材,不过是寻常的药材,毕竟老百姓得的,是寻常的病。
如今开治鼠疫的方子,药材就有些捉襟见肘。
当务之急,去药材市场补全药材,并观望观望青城的局势。
青城的药材市场在城南。
距离民安堂大约七八里。
这里有南来北往的客商开的药材行,也有肩挑背扛的小贩运来的少量珍稀药材。
除了那些十分稀缺的药材,或者需要预订,或者去外地采购,一般常用的药材,诸如三七,广白,大黄,刀豆,人参,首乌,灵仙,苏叶,这里都是应有尽有,药材行里,一麻袋一麻袋的囤着。
因为卖的人多,所以价格也公道。
民安堂的药材,大多数都是这里买的。
如今民安堂负责采购药材的管事歇了假,不来了,为了救人,陆御也顾不得许多,自掏腰包,拿出银子来买了一包大戟,一包徐长卿,又买了半麻袋茱萸。
药材行的人多数都认识他,见他又是抱又是扛的,还打趣道:“陆大夫怎么亲自来采买了?你们民安堂的管事呢?”
“还要什么管事,没看见有位标致的姑娘陪在陆大夫身旁吗?有姑娘作陪,别说是陆大夫了,我们也乐意啊,咱们这药材市场,一向都是男人来,这么好看的姑娘,我还是头一遭见呢。”
大伙就笑起来。
看来民安堂的事还没传到他们这里,这里的生意还是照旧,大伙拿着秤杆子,一面称客人挑好的药材,称得高高的,拿给客人看。也有的翻着自己的药材袋子,取出药材来拿在手中摇着:“都来看了啊,我这可是正宗的铁皮石斛,长在悬崖峭壁上,得天地之灵气,最能消炎去热,养阴生津,补益脾胃名不虚传,不是田里种的那种石斛可比,价格也公道,都来看看啊。”
这贩子的铁皮石斛陆御看过了,东西是好东西,价格也很公道。
如果方子里加了这一味药,药效果会更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