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借用名额-《巅峰人生张洪周悦》
第(2/3)页
但事实如此。别说于、樊二老,就是白、樊两位军中巨搫的老部下上门看望,也就是敬个礼叫声“老首长”,然后一本正经回报相关工作,绝对不会张家长李家短地海聊。
更有甚者,哪怕到了饭点老部下们说走就走,都不会挽留吃饭。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层交往都能做到反璞归真的境界。
如此一来,几个月里倒也平安无事。
但俗话说一个碗里吃饭,总有筷子汤匙磕磕碰碰的时候,有时你越想避免什么往往就越有可能发生什么。
争端的起因在于“借名额”问题。
什么叫“借名额”?
省直机关提拔厅级干部都有一定的分配比例,比如省委1个,省正府2个,省组织部1个,省宣传部1个等等——没有文件这样规定,但总体把握这样的尺度,不会出现省委一下子提拔5个,省正府、省组织部等颗粒无收的情况。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名额配比制既是框架下的平衡,也是合理激发内部竞争机制,充分体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精神。
但有时会出现特殊情况:比如省委有2位同志都非常优秀,名额却只有1个,舍掉谁都不合适或容易引起麻烦;与此同时省正府虽然竞争激烈,入选者怎么看都比省委略逊一筹。
怎么办呢?过去通常采取宏观调节的办法,通过两种方式“借名额”:一是省正府减掉1个名额给省委,约定明年省委归还;二是省委4位同志当中有人提拔到省正府,过段时间还调回去,这样等于变相借了名额,日后也会补偿——明年省正府有人提拔到省委,还能作为岗位交流一举两得。
为何强调“过去”?五年、十年前干部提拔交流幅度小、频次少,领导层和公务员队伍相对稳定,适宜采取内部协商的办法。
如今不一样,突击性岗位调整体现在所有层次,往往上午还在主席台讲话,下午组织部门谈话后就到新地方报到了,带来的问题是很多口头达成的协议一笔勾销。
很简单,新官不认旧账嘛。
好比说去年省委借出1个名额给省正府,今年省正府只分到1个名额,又偏偏换了领导,试想新领导肯定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提拔自己属意的新人,怎舍得归还名额?
为提拔临时调整工作岗位的更郁闷,明明说好时间一到就回去,谁知新领导来了之后没岗了。
由此“借名额”又有了新变种:借弱势部门的招牌给强势部门提拔,表面上的平衡让外界无话可说,实质又解决了名额紧张的问题。
这次争端就缘于此。
省直机关提拔历来有三个大户:省正府、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