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赏赐-《舌尖上的大宋》


    第(2/3)页

      倒是赵頵觉得好玩,在他心里,也只有杨怀仁有这个胆子在大殿之上耍贫嘴了,换作别人,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官家随意赏了个铜板,还不是恭恭敬敬拿回家当是宝贝给供起来?

      小皇帝赵煦听得有点蒙,他第一次见有人能把自己的忠心表达的这么又韵律感,比起宫里那些唱小曲的妃嫔们唱的可好听多了。

      只是让他这么没完没了啰嗦下去,这早朝算是散不了了,杨怀仁才十七八岁正值年少,可朝堂上的许多这尚书那侍郎的,大都是是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了,站了一上午,有哪个不是腰酸背痛腿抽筋?

      对于杨怀仁精彩的厨艺,大家确实是看得赏心悦目,但是他们看了半天好吃的东西,却一丁点儿都没吃着,白白吞了三五斤口水。

      吞了这么多的口水,胃里却依旧空空如也,比吕宋使节舔的那个釉下彩的瓷盘还要干净百倍,早是饥饿难耐,已经有不少张肚皮开始“咕咕”作响表达抗议。

      就算这些都不顾,喝了那老些水下去,总得理解人有三急的道理吧?万一有哪个家里妻妾如云或者像蔡大人那样喜欢采摘野花的大人,前列腺发炎尿频尿急,在大殿之上当着十几个外国使节面前尿湿了裤子,那就不好了。

      赵煦先不耐烦了,眼看杨怀仁要开始论述历史上七七四十九位忠君爱国之士的九几UI八十一种牺牲方法,大声地喝止了他。

      “行了行了,知道你是大宋第一忠义之士了,朕……朕就封你个侯爵,你总可以闭嘴了吧?”

      小皇帝这话一出,大殿上所有的宋朝官员都“啊”一声叫了出来,吓了杨怀仁一哆嗦,忍不住暗骂道,我去,一惊一乍的干毛啊,吓得哥小心脏扑通扑通的。

      礼部侍郎范百禄出班说道:“起奏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本朝自太祖开国以来,赐封爵位都是以功绩而定,杨怀仁不过一个年纪尚轻的民间厨子,历无寸功,如何赏的侯爵?

      这让那些功绩彪炳却没有被封赏爵位的功臣如何自处?作为一国之君,赏罚分明才是为君之道,滥赏勋爵乃是政乱之始啊。”

      他这么一说,不论文官还是武将们,虽然觉得老范说杨怀仁一点功劳没有似乎有点过分,但是后边的话,还都比较认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