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味道的来源-《舌尖上的大宋》


    第(3/3)页

    牛二娘点点头,眼神全是对杨怀仁的崇拜之情,又想起刚才她的疑问来,便自说自话似的说道,“那么徒儿在太白楼的时候,把我熬的那一锅新汤倒到了原来的老汤里,按说新汤的调味配方和老汤原来的正宗的调味配方是有不同的。

    但为什么加入了新汤的老汤,却忽然又变得更加美味香醇了呢?”

    杨怀仁开怀一笑,耐心给她解释道,“其实你无意之间发现了随园牛肉面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说来也是我疏忽了,并不是我没有完全把随园牛肉面的方子全部叫出来给那十三家合作的酒楼。

    当初准备把方子交给他们的时候,只是详细写了熬制牛肉汤的具体方法,以及熬制过程中的详细步骤以及期间加入的盐和其他香味料的配比,却忘记了告诉他们如何去养一锅老汤。

    所以在在他们的店里做出来的牛肉面,食客们总是会觉得虽然味道和随园的一模一样,可吃完了却总是觉得还是随园的那种口味最好。

    他们保留老汤,也不过是按照方子里的死办法,去加牛骨牛肉反复熬煮,这样虽然保持了老汤的味道,却没有让老汤的味道进一步变得浓厚香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重新熬制新汤,然后加入到老汤里边去,原因是老汤经过了许多次反复的熬煮,汤中所包含的鲜味香味只会越来越浓厚。

    而加入的新材料和水,反而是稀释了老汤,即便新材料里有新的包含香味的物质被熬煮了出来,却是和原来的味道有所差异的。

    但是加入熬制好了的新汤,便更容易让两种本来就相同或相似的味道相互激发,相互融合,从而让老汤的鲜香之味越来越浓稠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