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何为大-《三国大教皇》
第(2/3)页
他扫视田丰、沮授一眼,“二位二位妄读圣贤之书,习先达礼仪,不为了那点愚忠一心只为袁绍讨利益,却不思回馈黎民,如此行径罔称贤士。”
田丰闻言大怒,“胡说。我等亦是一心为民。”
“一心为民?”栾奕冷哼,“二位先助袁绍肆虐河北,后助袁谭经略幽州。致使士子读书不易,官宦署职多被世家门阀霸占,寒士难有出头之日;农人家中鲜有存粮,田产多被豪强吞没,生活困苦;工匠空有一身手艺,却无法谋得求生之业,只得流落河南,在教区务工,一年到头回不得几次家乡;商贾经贸多遇恶人欺行霸市,市道不景,多有倾家荡产者。二位犯下如此恶事却仍不思悔改,竟妄图阻碍河北百姓生投入教区,如河南教区百姓一般过上‘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业,学者有所识’的生活,与‘天下之大’抗衡。殊不知孟子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民意对抗便是与天意作对,今日之败便是最好的见证。”
田丰、沮授登时哑口无言。连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教区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比河北百姓远远高出一截,在过去的很多年时间里,他们曾不止一次努力试图改变这一局面,让河北百姓的日子过的好一点。可怎奈河北诸多豪门从中作梗,而袁绍又缺乏足够的魄力大刀阔斧改革,将豪门一打尽,这才使得诸多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改善,反倒在世族豪门变本加厉盘剥下,在接连不断战事的消耗下越过越惨。
在这方面,他们确实有点对不起河北百姓。他们曾经纳闷,栾奕是如何妥善解决门阀弄权、巧取豪夺等诸多问题的。经过多方思考方知,栾奕控制门阀的门阀的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宗教。众所周知,世人皆渴望长生不老,田产无数、富可敌国的世族门阀更是如此。栾奕借他们这一心理,利用圣母教独特的魅力,轻而易举的将他们拉拢到了教堂之中。又利用层出不穷的手段不断消弱世族门阀的势力。
比如,栾奕在圣元元年在教堂里退出了个人储蓄业务,向教区公开等价兑换纸币圣券。
起初,储有大量金银的门阀觉得相比金银,圣券无论是携带还是保管都更加方便,便傻呵呵将手里的钱全都送到教会,换回一沓沓的圣券。
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将硬通货币换回圣券的行为就等于将自己绑在了教会这艘大船上。未来的时间里,他们的一切将受教会操控,如果他们甘愿做教会的顺民,那么他们手里的圣券便是买到东西的钱,如果他们妄图与教会对抗,教会可以在一夜之间让他们手里的纸币变成废纸,让他们顷刻之间一无所有。
再比如,栾奕在教区大搞教育。开设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十二年教育模式,其中前八年教育是免费的义务教育,一应费用全由教会承担。名义上培育出来的学子是培育人才,毕业的学子也多在教会机构效力。可实际上呢……
众所周知,当下大汉教育资源多被士族豪门垄断,碍于知识的稀缺性,官职亦是多被世家大族霸占。就像当下的河北,上至长史下至县令有几个人没有背景?袁绍之所以迟迟不敢向士族开刀,就是怕河北各地出身士族官员借此辞官,从而导致河北行政系统崩溃。
而栾奕大兴教育之举,却打破了这一平衡。你们士族家的子弟不想做官更好,我手头有的是自己培育出来的人才,随时等着接替你的位置。世家子弟若是好好务事还好,不好好干第二天我就派人把你顶下来。
这样一来,世家子弟不单肆意妄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只能尽心尽力依照栾奕的指示做事,丝毫不敢怠慢。
有了这样的竞争压力,教区政事清明,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栾奕见田丰、沮授低头皱眉,沉思不语,遂知自己的当头喝棒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随即语气一转,抛出早就备下的“甜枣”,“二位皆当世大才,之所以误入歧途乃是受袁绍误导。如今,拨开云雾,可愿顺应民意加入教会,助我让河北乃至整个大汉的百姓过上教区百姓般富足的生活?”
沮授则以“忠臣不事二主为由”直接拒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