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八章 拜师-《唐朝好男人》
第(2/3)页
“上次讲哪了?”
“诸葛亮吊孝。”没等颖搭话,老四异常兴奋的插嘴,“就是边哭边给周瑜棺材气孔里塞蜡头,给人在里面活活憋死那一段。”
哦,这是精彩之处,我得先组织一下。不是亵渎历史伟大人物,歌颂诸葛亮的段子太多了,咱是为了锻炼孩子语言能力,不在乎给谁脸上抹点黑。演义嘛,既然是讲故事,咱爱咋讲咋讲。我晚上讲一遍,九斤二天则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不管语句上怎么润色修饰,让他在弟弟妹妹跟前再讲一遍。
一是锻炼语言逻辑能力,二则锤炼他文字即时组织的水平。看本子说书不是本事,没本子天马行空用多种套路把一个故事讲全了才算厉害。
一个人,尤其是男性,掌握一定的客观论证推理次序,用已知条件推断合理结论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主导人生成败地关键所在。这泛指的就是狭义上地逻辑。
在竖立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后,逐步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是重中之重,这点上我自以为是正确的。勇武过人不如出众的逻辑能力,这才是三国演义的中心思想,整本书里标榜地兄弟之情,知遇之恩等等统统可以无视,其中精髓就是几个拥有超强逻辑地人将大汉江山玩弄于鼓掌之上。相互间用地盘大小、人命多寡来比拼能力高低。
颖可能不理解我地用心,但这年代没有职业地说书先生,能长篇大论讲故事的都是有身份有学问的人,九斤这么小年龄能当众讲故事的确是个长面子的事,尤其还是用三国志改编的历史题材,说起来钻研明史的都是一把年纪地老学究了,任谁家乳臭未干的小子出来流利顺畅的一个精彩段子就让人大跌眼镜。
我这边讲完才是个开始,二天九斤给弟妹们讲时候听众热情依旧。三个奶娃哭了闹了总是乱糟糟。可一抱了九斤跟前就利马变的安静起来,虽听不懂哥哥说些什么,却总能瞪了眼珠把故事听完,期间咿咿呀呀的还一副享受地模样。
几个奶娘也喜欢,每天讲故事时间都迫不及待抱孩子过来。这时候颖就悠闲的搬个长椅远远的听九斤逞能,一脸受用。一开始的范围就在后宅里,时间长了二娘子这武术教习就多了份好奇,站了门槛外听了几次后就上瘾。可从中间掏一段老觉得不甘心,所以最近总是见他和九斤商量:“小侯爷,从头讲了听听。前头杀猪呢,要呢,要不要看看去?”
“要习武就好好学!”
两人见我回来,赶紧站起身行礼,二娘子不好意思地朝我认错:“是小的的错,下次不敢耽搁小侯爷习武的工夫了。”说着小心的朝九斤身前站站,把孩子遮挡在身后。
“没说这事。”看来他俩误会我了。摆摆手,朝二娘子道:“你既然是教习,往后就不该小侯爷小侯爷的叫,师徒不是师徒,主仆不是主仆,他学不好,你也教不好。”朝九斤招招手,“往后不许直唤名字。过来行礼。行师礼。以后见二娘子叫先生叫师傅,知道不?”
九斤听话。行礼的姿势刚摆出来二娘子就激动的习惯性回礼,被我一把拽住才没出丑。为人父母地,既然孩子拜师这礼数上就周到,把二娘子固定住,也很谦恭的朝他作了一揖。
“咱家不讲究那些,拜师什么仪式的大事化小,其他该有的不会让黄师傅受屈。往后这孩子习武的事就交给黄师傅了,打得骂得全凭师傅做主,凡是不看别人眼色,教出来好坏全是黄氏门下的徒弟。”没理二娘子什么表情,扭身给九斤道:“师傅既然说了要从头讲,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我就不多说,你自己懂得。”
这不是心血来潮。二娘子想正式教九斤的盘算打了许久了,我一直没表态。一是观察九斤有没有这爱好,二则是思量这拜师后地问题。这年代师生不是商场里售卖,一旦定下来就一辈子地关系,托付个师傅比找个媳妇谨慎的多。
九斤一天天大了,王家上下这么些人里最可靠地非二娘子莫属,有他在跟前可以说是多了一条命,给孩子万贯家财不如多留条命在身边实在。这事我和颖商量过,颖也是这个意思,但王家身份的缘故这师不能拜到明处,不能大张旗鼓的正式拜师。往后九斤再大些不管拜程初也好,拜秦钰也好,给孩子留条后路,免得其他有身份的师傅觉得和二娘子一个档次堕了身份,也显的王家失了礼数。
听起来对二娘子不公平,但二娘子已经是异常满足了。前脚拜师,后脚上颖已经把厚礼送了二娘子家里。当晚我就换了衣衫领了九斤登门把礼节做足,九斤师母那边磕头,我则很狡诈的沿用乡里探望幼学先生的礼节提了一篮鸡蛋两只公鸡,把这个师礼广义化了,往后谁也挑不出毛病。
这么一来,家里的阶级格局起了变化。二娘子的身份忽然凌驾于管家、账房之上,钱管家以前动辄打骂的习惯猛的刹车有点不习惯。不过老头很狡猾。联合大家前后黄师傅黄师傅地叫,二娘子一开始得意,叫时候还答应的响亮,时间长了就发觉这黄师傅不是那么好当的,脱离群众不说,平时嘻嘻哈哈的那些老朋友见他都没多余的话,恭敬抱拳行礼后人家一堆围一起热闹去了,给他晾外面和晒衣服一样。
心里委屈找我谈。平时豪爽个人得了忧郁症一样,虽然九斤的三国故事能让他欢喜那么一会,可实实在在的生活忽然变的难以接受了。
“该是这么个样子,过阵子就习惯了。”
二娘子摇摇头,“别人能习惯,小地扳不过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