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到底有什么办法-《抗战之战地记者》


    第(3/3)页

    而且南京城这个地理位置有些尴尬,在长江沿线,又靠近海岸边,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国军根本没有能力在这里打持久战!

    本来国民政府在南京和上海之间其实是有一条防线的,类似马奇诺防线的那种,当然水平要差很多。

    但是至少国民政府有这个计划,并提前做了规划,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可是却因为贪污腐败问题,导致在这条防线上的费用支出很少。

    而且这个时候的工业水平也很低下,本身修筑防线就很麻烦,上面又不太重视这个问题,这条防线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最后再经过淞沪战场的溃兵一冲击,防线基本上也没啥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靠军队来守卫这座城市,范文林感觉有些异想天开,而且他也不可能有办法让常校长下命令增加守卫力量。

    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战地记者,而且国民政府这个时候已经下了迁都的决定,就绝不会轻易更改,所以,这南京城是注定守不住的。

    范文林也不是没奢望过真的做一些疯狂的举动,来让常校长改变主意,例如当初的西安事变一样,但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范文林觉得自己实在有些异想天开了。

    先不说他没有张少帅那样的实力,就算他的真的做成功了这样的事情,只怕也不能改变这件事情最后的结局。

    这场发生在金陵城的惨案已经不是靠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就能改变的了,这是一个大环境下导致的不可避免的事情。

    日本本就狼子野心,残暴非人,在他们的观念里面,从来没有将中国人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从他们给中国人取名“支那猪”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黑暗!

    而且刚刚经过在上海的三个月持久战,日军快速推进的步伐受阻,内心早就已经彻底疯狂,再加上后备供应的不足,为了继续自己侵略中国的目标,他们就必须在中国的地盘上掠夺军需!

    食物、药品、原料、工业用品等等,都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是采用了以战养战的策略!

    在军队上打不赢,日军侵略的策略也不会改变的情况下,这场灾难似乎无法避免,哪怕就算是有万分之一的概率真的避免了,那也会有另外一座城市遭受这样的灾难。

    因为此刻的形式,已经逼迫日军必须采用这样的方式才能继续自己侵略的任务。

    理清了这些之后的范文林更觉无力,此刻他就站在这里,就站在这历史的漩涡中心,并且他还知道历史的推进轨迹,可是当他想要做些什么来影响历史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想法不过是在水中捞月亮,徒增泡影罢了!

    这种无力感比在不知不觉中消亡更让人痛苦,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活着却更让人难以忍受!

    一想到有整整三十万人在自己面前死去,范文林便感觉自己面前出现了一片尸山血海,天空、大地全部都变成了血红色,河里流淌的也不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一汩汩浓稠的血液!

    一座座桥从这些血河上跨过,但组成这些桥身的却不是青石,而是断臂、残腿!

    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这一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