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礼贤下士的目的-《逐元》
第(2/3)页
北宋太祖赵匡胤的班底,基本上都是曾经后周的臣子。
南宋时期,高宗赵构南渡之后,他之所以能在南方站稳脚跟,并掌控朝政,靠的便是那些开封失陷之后南下避难的朝臣们。
而朱元璋对前元,以及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手下的官员也大多都是留任了下来。
哪怕是满清在入关之后,对于明朝的官员都采取的积极拉拢招降的政策。
满清入关之后,只要明朝的官员肯为他们效力,那官帽子发起来比谁都利索。
并且,满清给这些投降官员的官帽子,还是按照他们之前担任过的最高级别的官职进行发放的。
就突出一个大方!
而反面例子就是李自成和南明了。
李自成一手追赃助饷,几乎将全天下九成九的官员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而南明则是在东林党的主导下,在南京兴起了通顺案,假太子案,童妃案等一连串的排除异己的大案。
不允许自北方南下的官员,继续在南京和他们东林党争夺在朝中的位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些不被李自成和南明接纳的官员,几乎全部都被满清所用。
成为了满清鲸吞天下的最大助力!
否则的话,满清入关之后,即使能打下北京城,就凭他们在辽东培养的那些官员,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治理偌大的汉地。
没办法治理地方,满清自然也就不可能在关内站稳脚跟,就更别说鲸吞天下了。
所以,说一句满清之所以能入关占据天下,全部都是李自成和南明自己作出来的,那也是毫不为过。
有这些前车之鉴,李崇就算是再傻,也知道要尝试着招降大宋的那些官员们为己所用。
即使那些官员们暂时不愿意为靖海军这个贼寇效力,李崇也要把礼贤下士的态度给展现出来。
说白了,他现在的礼贤下士,就是在为了将来而做准备。
等蒙古灭亡大宋,让那些大宋的官员们除去投降蒙古做汉奸之外,还能有一个别的选择。
大宋没了没关系,我这里也给发官帽子,大家速来!
先到先得哦!
当然了,等政权稳定之后,秋后算账那是秋后算账的事情。
不可混为一谈!
又没人规定过礼贤下士之后,就不能秋后算账的。
李崇在琼州府衙的大堂上,召见了琼州知府顾城。
“以顾知府之才华,若肯为我靖海军所用,又岂只一知府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