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第(1/3)页

    5月8日早晨,三辆考斯特从银州大酒店出发,鱼贯而行,前往佳县。王鸿涛和唐冰副省长同乘一辆车,一路上谈笑风生,闭口不谈两家医药企业。

    到了佳县,县委书记赵明远和县长闫广飞在山楂试验基地恭候多时。

    下车后,王鸿涛向唐省长及考察团介绍了佳县一众领导。

    赵明远负责介绍:“各位领导、企业家,这是我们最早的山楂试验种植基地,在没有种植山楂之前,村里由于沙土厚重,经常漫天黄沙,这些沙土尽管不为人们所喜欢,可这种土质恰好是山楂树所需的适宜环境,这样的地块长出来的山楂果肉甘甜沙软,果皮光鲜圆润。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开始建设种植山楂试验基地,初步规划300亩,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种植培育,村里变成了山楂果林,环境问题得到了解决,经济也突飞增长。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实施后,山楂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深受当地市场青睐,当地的200多名农户依靠山楂走上致富路。现今山楂果林保留面积为600亩,年产山楂3500余吨,年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王鸿涛对银州的药材做过深入的研究,补充道:“山楂干制后可入药,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

    华飞制药厂董事长白喜明对这个种植基地很感兴趣,多年的经验让他一眼就看出,这都是优质山楂,不管此行能不能达到目的,自己始终都是生意人,便说道:“唐省长、王书记,我对这个基地很感兴趣,如果可以,这年产3500吨的山楂我可以包圆,可以签订合同,按照市场价收购,如果有同品质的山楂,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王鸿涛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既然白喜明没有提额外要求,能让佳县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何乐而不为!

    既然有了合作意向,白喜明带来的团队认真细致的对山楂基地进行考察,最后确认为优质果,当天中午便和佳县政府签订了5000吨山楂订购意向书,用于中成药生产,此次合作将为佳县山楂迈出当地市场成功打开通路。

    王鸿涛没想到第一个考察点就有如此大的收获,心情大好。

    中午在佳县吃过午饭后,考察团直奔绥远县。

    在绥远万亩黄芪种植基地,县委书记边强介绍:“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全市最大,种植规模程度最高,将近占到一半的份额,总数为21.5万亩,今年新增了黄芪种植基地4万亩。中药材种植区域不断扩大,12乡镇均有分布,作为新兴特色产业,中药材已经成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

    王鸿涛补充道:“银州是多种中药材的适生区和优生区,是国内少有的天然“野生药库”,已查明全市共有植物类中药材300多种。近年来,我们发展以黄芪、黄芩、柴胡、甘草、远志、款冬花等品种为主的药材20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8万亩,其中黄芪24.9万亩、黄芩10.5万亩、远志5.6万亩、柴胡5.1万亩。

    形成了多个规模化集中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50-500亩规模的种植户432个,500亩以上种植户有27个,全市中药材种植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中药材专业合作社45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为我市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延长注入强大动力。

    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稳定上涨态势,以生长3-5年的黄芪为例,一般亩产干品400-500公斤,加上种子收益,每亩纯收入1至1.25万元,收入稳定,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一般粮油作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