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放心吧,局势尽在掌控。”李景隆一脸自信,“武将不是傻子,他们如此愤懑,却还是这般配合,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青心中一动,诧异道,“老弟你从一开始就打算这样?” “不然呢?”李景隆翻了个白眼儿,“你不会真以为我是个草包吧?” 不然呢……李青干笑道,“哪里哪里,老弟还是挺厉害的。” 李景隆没好气道,“行啦,我承认,论打仗我蓝玉甩我十万八千里,燕王、宁王我也是拍马难及; 但好歹我也是在父亲的熏陶中长大,领兵作战什么的,岂会一无所知?” 李青认真点头,确实,李景隆不是帅才的料子,但也绝没有史书上那般不堪。 毕竟史书上的李景隆,其草包程度,简直就是个智障。 想到这儿,李青又想起了耿炳文,他记得史书记载的是,耿炳文之所以会败,是因为他善守不善攻。 当时偏听偏信,但当他来到大明,并经历过战场之后,李青才明白,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 将领的确有攻守之分,但并不是说守将就不会攻,事实上,两军对垒三分取决于战术,七分取决于实力。 而且,战场之上,大多都是阳谋,想以阴谋诡计取胜,除非双方主帅能力相差太过悬殊。 耿炳文在战火冲杀出来的老将,又怎么输给不足他一半兵力的朱棣。 朱棣确实厉害,但并不是天神下凡。 李青暗叹:或许历史上的靖难之役,这些武将都多少放了水,只是因为我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过程。 再想想历史上的李景隆,先是放水,后又开城,他似乎全明白了。 李景隆不是智障,更不是叛徒,从头到尾他都是朱棣的人。 只是,最终朱棣享受光环,而李景隆得则成了‘战神’。 李青吁了口气,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叹道:“委屈你了。” …………………… ———————————— ps:我知道这么写,肯定会有读者骂:永乐大帝怎么会这么弱? 可靖难之役,尤其是到了后期,就是文臣,武将在暗中较量,明实录太宗实录,国榷,都有迹可循,甚至已经写明了,到了建文四年,建文为何让齐泰、黄子澄等人去征兵? 朝廷百万大军,还有城可守,短短几年就被朱棣杀光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军队向着朱棣,打仗都是在划水,只有平安、铁铉、盛庸等几位将领,真心实意的为朱允炆做事。 举个例子:《国榷》1:建文元年八月,燕庶人至真定,朱能率二十余骑突入陷壑,燕庶人,率众从之,南军失亡九万,战马两万余匹。 2:建文四年,燕南下,兵部尚书齐泰调辽卒十万,令其兵绝其后,军溃散无,一致清南! 意思是:齐泰调辽兵十万抄朱棣后路,结果,辽军将领寻了个由头,直接解散了大军。 例子太多了,数不胜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靖难之役,几乎没有写过朱棣多少人,都是写南军多少人。 最最诡异的是白沟河之战……数次刮大风,每次都是向着朱棣,大风竟能把李景隆的帅旗旗杆刮断。 若带着辩论的眼光看明史,很多诡异之处,将会迎刃而解。 还有,为什么军队不直接造反? 因为没必要,明明有退路,谁赢都不算输,干嘛要造反? 靖难之后,武将之中,朱棣除了铁铉,甚至连平安盛庸都没杀,他们是自杀,朱棣压根就没动武将。 若真是武将个个下死手,以朱棣的性格,掌握大权之后,会这么宽容? 书不尽言,青红不想糊弄读者,青红想输出的是真正的大明,真正雄才伟略的永乐大帝,而不是无脑吹捧。 ……………… 第(3/3)页